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端

李端

【生卒】:?—785?

【介绍】:

字正己,行二,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大历五年(770)进士,曾官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旧唐书·卢简辞传》称:“李端、钱起韩翃辈能为五言诗,而辞情捷丽。”《全唐诗》存诗3卷。

【生卒】:约737—约784

【介绍】:

唐代诗人。字正己。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排行二。李虞仲父。生年一说为天宝二年(743),误。少居洛阳,好尚神仙之术,曾至嵩山学道。年十五以文章自负。安史之乱中避地居庐山。大历初在长安,与皇甫冉卢纶等交往唱和。三年(768)应试落第。五年(770)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在京期间,与钱起司空曙、卢纶等出入权贵之门,文咏酬和,驰名于世,号大历十才子。曾于驸马郭暧席上即席赋诗,压倒众人,时称妙绝。十四年(779)和建中元年(780)居长安。建中三年(782)在凤翔节度使幕。后卧疾江南,为临川尉,授杭州司马,约兴元元年(784)卒。世称李司马。工诗,为大历十才子较杰出者。才思敏捷,古近体兼长,尤工律诗。所作有送别纪行、酬和赠寄、感事书志、怀古咏物、边塞从军等。大多如《江上逢司空曙》、《溪行逢雨与柳中庸》、《瘦马行》等,写怀才不遇、惜友怀乡之哀愁及登临游赏、学仙慕隐之情怀。《宿石涧店闻妇人哭》、《代村中老人答》、《杂歌》、《关山月》等,则感慨战乱,指斥时弊,同情妇女、老人和战士的不幸。《胡腾儿》、《赠康洽》写少数民族形象,哀叹河西等地的沦陷,为大历诗坛所少见。《巫山高》与皇甫冉同题作品均为中唐写景佳作。《鸣筝》等也是传世名篇。在十才子中题材较丰富,反映现实的作品较多较广。其诗“任胸多疏,七字俊语亮节,开口欲佳”(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七),“时一作态,即新警可喜”(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风格清疏俊放。佳者可追踪李白杜甫王维。《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李端诗集》三卷。传世版本不一。《全唐诗》存诗三卷,《全唐诗补编》补断句四句。事迹见《旧唐书·李虞仲传》、《新唐书·卢纶传》附传、《唐才子传校笺》卷四。乔长阜有《李端生平考述》。

猜你喜欢

  • 摽梅

    《诗·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谓梅子成熟落下。有,助词。因后面有“求我庶士”,故后以“摽梅”指女子已到婚嫁年龄。郑世翼《看新婚》:“初笄梦桃李,新妆应摽梅。”

  • 邻韵

    两个韵母读音相近且在韵书中排列也相近的韵部称邻韵。如《切韵》二〇六韵中的“先韵可认为元、寒、删的邻韵,又江可勉强认为阳的邻韵”(王力《汉语诗律学·近体诗》)。

  • 以饮为事

    战国时魏相犀首嗜酒,自称无所事事,只以饮酒为事。见《史记·陈轸列传》。后用为咏好饮之典。杜牧《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高人以饮为忙事,浮世除诗尽强名。”

  • 庾敳堕帻

    庾敳,晋人。为东海王司马越参军,有重名,为缙绅推扬,然好积聚钱财。刘舆想陷害他,唆使司马越向庾敳换钱千万,如其吝惜不允,便可加害。司马越在宴会上提出要求时,庾敳已醉,巾帻脱落几案之上,乃以头在几案上套

  • 绝妙词

    绝妙好词。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䪡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

  • 便宜

    好处。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二七三:“有人来骂我,分明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

  • 世情闲尽见,药性病多谙

    【介绍】:刘禹锡《偶作二首》其一诗句。尽,《全唐诗》作“静”。是说人间情态,在闲静的思考中可以洞悉无遗,就好像多病而熟谙药性一样。表现了作者对于现实具有清醒的认识,虽内含愤激,但语言含蓄。既有超然物外

  • 地角

    地尽头。喻边远地方。岑参《宿铁关西馆》:“雪中行地角,火处宿天倪。”

  •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介绍】:李商隐七绝诗《板桥晓别》三、四句。作者从神话故事中吸取素材,将普通的送别写得新奇浪漫。上句把行者暗比作乘鲤凌波而去的水仙,下句将送者暗喻为水中芙蓉,由芙蓉的红色想象出“红泪”,从夜来的伤离暗

  •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介绍】:许浑作。见《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