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细柳营。后用作咏军营之典。武元衡《送张六谏议归朝》:“笛怨柳营烟漠漠,云愁江馆雨萧萧。”参见“细柳营”。
【生卒】:904—976【介绍】:五代高僧。俗姓王,字冲玄,号抱一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为余杭库吏、华亭镇将。佞佛。年二十八,出家于杭州龙册寺,从令参学禅。后至天台山嗣德韶禅师,习诵《法华经》
【介绍】:白居易作。见《伤友》。
面貌,相貌。寒山《诗三百三首》之四三:“二人同老少,一种好面首。”亦指脸面漂亮。王梵志《身体骨崖崖》:“迎得少年妻,褒扬殊面首。”
传统诗歌声病说八病之一。指上句尾字与下句尾字同声。如《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楼”与“齐”皆平声。清人仇兆鳌认为一句尾与三句尾连用同声,亦称上尾。如仇氏认为王维《和太常
晋陶潜直率放旷,嗜酒,有朋友拜访,即设酒共饮,如果自己先醉,则对朋友说:“我醉欲眠,卿可去!”见《晋书·陶潜传》。后因以“我醉欲眠”形容人放旷率直。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
【介绍】:元稹作。大和三年(829),诗人入为尚书左丞,自越州经洛阳,与平生知己白居易相会,临别之际,诗人徘徊不忍离去,吟成此诗以赠。诗中反复诉说他之所以如此依依不舍,是因为他担心以后恐怕再无相逢之机
战国时越人庄舃仕楚,身居高官,犹不忘故国,病中吟越歌以抒发思乡之苦。事见《史记·张仪列传》。后因以“越吟”喻指思念故国或故乡。郎士元《宿杜判官江楼》:“叶落觉乡梦,鸟啼惊越吟。”
【生卒】:678~740【介绍】: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故世称张曲江。郡望范阳。长安二年(702)进士。历官校书郎、左拾遗、左补阙、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洪州都督、中书侍郎等职,开
《庄子·秋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后因以“龟曳尾”比喻自由自在的隐逸生活。白居易《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龙泉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