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罗隐

罗隐

【生卒】:833—909

【介绍】:

唐末五代散文家、诗人。本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西南)人。一说杭州馀杭(今浙江杭州)人,误。排行十五。咸通、乾符中,应进士试,公卿恶其恃才傲物,语多讥刺,故十举不中第,遂改名隐。咸通十一年(870)为衡阳主簿。同年辞归。乾符元年(874)游大梁等处。三年(876),丁父忧。服除,再至长安。广明中,遇乱归乡里。中和中,寓居池州。曾与顾云等至扬州,谒淮南节度使高骈,见其酷好神仙之术,题诗而去。光启三年(887)至杭州,谒刺史钱镠,以《夏口诗》得钱赏识,表为钱塘令。迁著作郎。景福二年(893),钱镠为镇海军节度使,罗应聘为掌书记。光化三年(900)为观察判官。天祐三年(906)转司勋郎中,充镇海军节度判官。后梁开平元年(907),梁高祖欲以谏议大夫征召之,隐不行,反说钱镠举兵讨梁,为史家所称许。次年,授吴越国给事中。吴越天宝二年(909),迁盐铁发运副使。是年卒,年七十七。一说八十余卒,误。世称罗给事。精书法,工诗能文。《郡斋读书记》卷一八称其“作诗著文以讥刺为主”。诗与罗邺罗虬合称“三罗”。作品多写应试失意的哀怨,揭示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反映了当时大量人才受压抑的现实;对于统治者的不良风习以及社会不合理的现象,也多有嘲讽。代表作有《曲江春感》、《长安秋夜》、《偶题》、《感弄猴人赐朱绂》、《蜂》等。尤长于咏史,《筹笔驿》、《华清宫》、《西施》、《登夏州城楼》等,有的抒发感慨,有的翻历史旧案,感情强烈,寓意深刻,借古讽今,耐人寻味。其诗多近体,善于提炼民间口语,写事真切而文词多浅易流畅,颇多名篇警句。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八谓:“罗昭谏隐酣情饱墨,出之几不可了,未少佳篇,奈为浮渲所掩。然论笔材,自在伪国诸吟流上。”文章以杂文小品成就最高。代表作为咸通八年(867)所作《谗书》五卷,如《英雄之言》、《说天鸡》、《汉武山呼》、《越妇言》、《秋虫赋》等,议古刺今,多出新意,立意警切,“几乎全都是抗争和愤激之谈”(鲁迅《小品文的危机》)。艺术上,有的直陈己见,有的运用寓言,多用散体,间以韵语,嬉笑怒骂,明快泼辣。其他的记叙文、议论文中,也有一些较好的作品。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卷八“文学”谓罗隐“文亦崭然有气骨,如其诗与人也”。著述甚多。有《罗隐集》二十卷、《吴越掌记集》三卷等十余种,著录于《崇文总目》、《宋史·艺文志》等,多散佚。雍文华辑《罗隐集》,收《甲乙集》、《谗书》、《广陵妖乱志》、《两同书》、《杂著》。潘慧惠有《罗隐集校注》。《全唐诗》存诗十一卷,“补遗”补一首,《全唐诗补编》补十四首、十七句;《全唐文》存文四卷。五代沈崧有《罗给事墓志》。事迹见《旧五代史》、《五代史补》、《吴越备史》、《十国春秋》本传,参《唐才子传校笺》卷九。汪德振有《罗隐年谱》。

【生卒】:833—909

【介绍】:

字昭谏,排行十五,原名横,后因屡试不第,愤而改为隐,自号江东生,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人。罗隐二十七岁即在贡籍,却十上不中。后从事湖南,历淮、润诸镇,皆不得意。直至五十五岁才东归投奔雄据东南的杭州刺史钱镠。镠辟为从事,又请置钱塘县,表隐为县令。天祐三年(906),隐转司勋郎中,充镇海节度判官。梁开平元年(907),钱镠被封为吴越王,又表荐罗隐为给事中,世称“罗给事”。二十二年中,可谓宾主遇合,如鱼得水。《旧五代史》、《吴越备史》有传。罗隐著作颇富,但诸籍所载各有出入,且多散佚,今存《甲乙集》10卷并补遗1卷,《全唐诗》编为11卷,收诗近500首。明胡震亨称隐诗才在五代十国“诸咏流上”(《唐音癸签》卷八),近人李慈铭称隐诗“峭直可喜,晚唐中之铮铮者”(《越缦堂读书录》八)。毛泽东对罗隐诗也颇欣赏,对一些佳作施以浓圈密点。

猜你喜欢

  • 郢中唱

    指格调高雅的诗文。张九龄《九月九日登龙山》:“且泛篱下菊,还聆郢中唱。”参见“郢曲”。

  • 傅岩

    古地名。相传商代贤相傅说为奴隶时曾版筑于此。其地相传在今山西平陆。亦借指贤才隐逸之所。李世民《秋暮言志》:“抽思滋泉侧,飞想傅岩中。”参见“傅说”。

  • 任鹄

    【介绍】:五代末至宋初人,字射己。居衡山,与廖融、王正己等往来酬唱,无意仕进。《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存诗2首。

  • 披披

    飘动貌。韩愈《送张道士》:“宁当不俟报,归袖风披披。”

  • 途中晓发

    【介绍】:一作《途中晚发》。崔曙作。曙,一作“暑”。江淹《别赋》云:“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此诗主人公告别亲友,背井离乡远赴他方,当更有离情百倍。作者通过对云、月、故林、落花等景物的细致描摹渲染,

  • 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

    【介绍】:孟郊《织妇辞》诗句。纨素。白绢之意。蓝缕,即衣衫褴褛之意。诗句对织者无衣的不公现象提出质问,是反映此类社会现象较早的诗句。

  • 本先

    【生卒】:?—1008【介绍】:温州(今属浙江)人。俗姓郑,五代至宋初时僧人。住温州瑞鹿寺。《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3首。

  • 灞陵老将

    指汉将李广。李广被废为庶人,屏居山中射猎,一夜骑马至灞亭,为军尉呵斥。广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竟止广宿亭下。见《史记·李将军列传》。后以“灞陵老将”为失势受辱之典。罗隐

  • 符载

    【生卒】:760—?【介绍】:唐代散文家。符,当作苻。字厚之,自称庐山山人。凤翔(今属陕西)人。一说庐山(在江西)人,误。郡望武都(今属甘肃),家于成都(今属四川)。大历末,与杨衡、李元象、王简言同学

  • 陪裨

    赔偿;补偿。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观名计之利,讵足相陪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