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苏颋

苏颋

【生卒】:670—727

【介绍】:

唐代散文家、诗人。字廷硕。京兆武功(今属陕西)人。苏瓌子。排行五。年十七,登进士第,授乌程县尉。武后万岁登封元年(696),举贤良方正科,除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历监察御史、起居郎、考功员外郎、考功郎中。中宗神龙中,迁给事中,加修文馆学士,拜中书舍人。时其父同中书门下三品,父子同掌枢密。迁太常少卿。睿宗景云中,苏瓌去世,颋袭封许国公,起复为工部侍郎。擢中书侍郎,与紫微侍郎李乂对掌文诰,号为苏李,玄宗以为可与苏味道李峤相媲美。玄宗开元四年(716),迁紫微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与宋璟同知政事。八年(720),罢为礼部尚书,寻出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十三年(725),复入朝知吏部选事。十五年(727)卒,赠尚书右丞相,谥曰文宪。自景龙后,颋与张说俱以文章显名,称望略等,时号“燕许大手笔”。所作制诰,矞皇典丽。亦工诗,多奉和应制之作,间有佳构,《奉和春日幸望春官应制》、《汾上惊秋》等,均为人称道,唯不及文名之盛。《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苏颋集》三十卷,已散佚。《全唐文》存文九卷,《唐文续拾》补文一篇;《全唐诗》存诗二卷,《全唐诗补编》补诗一首。事迹见唐韩休《唐金紫光禄大夫礼部尚书苏颋文集序》,新、旧《唐书》本传。郁贤皓、陈钧各有《苏颋年谱》。

【生卒】:670—727

【介绍】:

字廷硕,排行五。雍州武功(今属陕西)人。弱冠举进士,授乌程尉,累迁左台监察御史。中宗时历给事中、修文馆学士、中书舍人、太常少卿。睿宗时迁工部侍郎,袭封许国公,世号小许公玄宗时官至宰相,后罢相,为礼部尚书,出为益州长史。卒谥文宪。苏颋长于文辞,朝廷制诰多出其手,与燕国公张说并称“燕许大手笔”。诗多应制奉和之作,典雅雍容。新、旧《唐书》有传。明人辑有《苏廷硕集》。《全唐诗》存诗2卷,《全唐诗补编·续拾》补录1首。

猜你喜欢

  • 李太白歌诗全解

    〔日〕大野实之助著。早稻田大学出版部1980年出版。此书是日本继久保天随《李太白诗集》后第二部李诗全译注本。在每首诗后有押韵、诗型、翻译、字义说明、作品解说四部分。本书充分应用了著者《李太白研究》的成

  • 张述

    【介绍】:唐代散文家。生卒年、籍贯不详。长庆元年(821)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授秘书郎校书郎,迁右拾遗。大和中官司封郎中,出为袁州刺史。《全唐文》存文六篇。事迹见《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五、《登

  • 非吾土

    三国魏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后因以“非吾土”为思乡之典。白居易《春葺新居》:“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彼皆非吾土,栽种尚忘疲。”

  •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介绍】:李白作。此诗是李白去京还山后于东鲁家中写给元演的忆念之作。谯郡,即亳州,今属安徽。元参军,名演,李白好友。诗中详叙了李白与元参军四次交游的经历,《求阙斋读书录》云:“‘君留洛北’以上,洛阳相

  • 拥鼻

    ①掩鼻。杜牧《折菊》:“雨中衣半湿,拥鼻自知心。”②即拥鼻吟。韩偓《拥鼻》:“拥鼻悲吟一向愁,寒更转尽未回头。”

  • 房益

    【介绍】: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曾官詹事司直。大历八、九年(773、774)在湖州,预颜真卿、皎然等联唱,后编为《吴兴集》。《全唐诗补编·补逸》补联句1首。

  • 窥宋

    见“窥宋玉”。

  • 籍籍

    ①众口喧腾。李白《赠韦秘书子春二首》之一:“高名动京师,天下皆籍籍。”②声名盛大。韦应物《大梁亭会李四栖梧作》:“英声久籍籍,台阁多故人。”

  • 秣陵报

    南朝梁刘孝标曾于秣陵令刘沼死后作《重答刘秣陵沼书》,对刘沼之死表示哀悼。“秣陵报”即指此。后用来指对已故朋友的哀悼。权德舆《张工部至薄寒山下有书无由驰报精车之至倍切悲怀》:“今日难裁秣陵报,薤歌寥落柳

  • 忆戴

    指想念朋友。李端《冬夜寄韩弇》:“兴来空忆戴,不似剡溪时。”参见“访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