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时代不明,当为开元前人。《全唐诗补编·续拾》据《初学记》卷十九录其《黑儿赋(诗)》残诗1首。
【介绍】:杜甫作于乾元元年(758)春,时任左拾遗。二诗借写暮春游曲江所见荒凉景象,抒发了内心的抑郁苦闷,看似伤春,实感人事。王嗣奭:“(二诗)以忧愤而托之行乐者也。二首一意联贯,前言‘万点愁人’,后
【介绍】:见张松龄。
【介绍】:唐代诗人。楚州(治今江苏淮安)人。约生于开元后期。安史之乱中,寓居鄱阳,与卢纶为林泉之友。早年为道士,后还俗。大历三年(768)前后授校书郎。约十年(775)登书判拔萃科(一作宏词科)。建中
据《汉书·西域传》载,张骞出使西域回朝,对武帝言大宛出汗血马,武帝使使者持千金往求,大宛首领以距汉路途遥远,汉军不能达到,遂不与汉宝马,汉武帝乃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率汉兵十余万人征伐大宛,宛人杀其王,以宝
晋人,字士安,安定朝那人。家贫好学,得风痹之疾而手不释卷,人称“书淫”。皇帝屡征不仕,以著述为务,有《高士传》传世。隐居而卒。后因以“皇甫谧”咏隐士。罗隐《裴庶子除太仆卿因贺》:“宫省旧推皇甫谧,寺曹
平声和仄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仄指四声中的上、去、入三声。旧体诗词和骈俪文所用字音必须平仄相互交替,使声调谐协。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四:“近代声律尤严,或乖平仄,则谓之失黏。”参见“平声”、“仄声”。
我国古代西方少数民族所建的国名。后亦泛指少数民族。王维《送高判官从军赴河西序》:“目无先零,气射西旅。”
【介绍】:见喻坦之。
据《旧唐书·褚遂良传》载:唐高宗欲立武则天为后,褚遂良力谏,帝不听。遂良致笏殿阶,叩头流血曰:“还陛下此笏!”后因以“还笏”咏宁可弃官也要坚持原则。唐彦谦《咸通中始闻褚河南归葬阳翟是岁上平徐方大肆庆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