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宣州(今属安徽)人,郡望彭城(今江苏徐州)。刘太真之兄,曾居润州北固山。天宝十二载(753)进士。少师萧颖士,后为平原太守颜真卿辟为从事,怀才而不遇,遂西游,颜曾作序送之。《全唐诗》存诗1首
【介绍】:卢照邻作。四首诗分咏两汉四位历史人物,借以表现作者对世事人生的态度。第一首通过季布一生的穷达变化,赞扬他孤直侠义的行为品格;第二首歌咏郭泰在党锢之祸后不就朝廷征召、乐于归隐江湖的恬淡情怀;第
诗歌。张永进撰。作者生平未详。敦煌遗书存两种写本:P2594、2864,原署“三楚渔人臣张永进上”。这是一首七言古诗。首序云:“伏以金山天子殿下,上禀灵符,特受玄黄之册,下副人望而南面为君”,“老臣不
《庄子·逍遥游》载:惠子对庄子说,他曾用魏王所送的葫芦种种出巨大的葫芦,用来盛水不太结实,做成瓢,又因太大没法用,只好砸碎了它。后因以“魏王瓢”比喻大而无用的东西。多用于自谦无才堪用。储光羲《贻王侍御
诗歌。杜太初撰。见敦煌遗书S1655,原题一首,实为二首。作者以白鹰的异瑞呈祥,歌颂秉节沙州的尚书。其原序云:“盖闻君臣道泰,所感异瑞呈祥,尚书秉节龙沙,潜膺数彰”;“时当无射之月,感得素洁白鹰,设僧
【介绍】:王建作。诗题一作《十五夜望月》。十五夜,中秋之夜。诗写望月时的幽静境界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近人俞陛云评云:“诗意涵盖一切,且以‘不知’二字作问语,笔致尤见空灵。”(《诗境浅谈续编》)
西汉颍川(今河南禹州)人。文帝时选为贤良文学士,对策中高第,由太子令转中大夫。景帝时为御史大夫。坚持“重本抑末”政策,建议削弱诸侯,巩固中央集权。后吴越等七国以诛晁为名叛乱,为袁盎等所谮,被杀。见《汉
【介绍】:郎士元作。作者一作皇甫冉,题为《送韦山人归钟山所居》,见《全唐诗》卷二五〇。韦逸人,即韦渠牟,大历中隐于钟山(在今南京)。诗拟写韦逸人归山后的隐居生活,并期望其能名播儒林,誉满朝野。
①礼乐制度。杨炯《奉和上元酺宴应诏》:“大号域中平,皇威天下惊。参辰昭文物,宇宙浃声名。”李白《君子有所思行》:“朝野盛文物,衣冠何翕赩。”②旌旗仪仗。韩愈《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之二:“威仪备吉凶,
本指《论语·微子》中楚狂接舆唱的“凤兮”之歌。后因以指狂人之歌。陈子昂《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寄》:“凤歌空有问,龙性讵能驯。”参见“凤兮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