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范传正

范传正

【介绍】:

字西老。行十五。邓州(今属河南)人。贞元十年(794)进士。终光禄卿。其省试诗《风过箫赋》“甚丽,为词人所讽”(段成式酉阳杂俎》)。元和七年至十一年(812—816)任宣歙观察使时,曾访得李白墓,命当涂令于十二年将白墓迁至青山(在今安徽当涂)之阳,并为文以记其事。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3首,《全唐诗补编》补诗1首又3句。

【介绍】:

唐代辞赋家。字西老。南阳顺阳(今河南邓州西)人。生卒年不详。排行十五。贞元十年(794)进士及第。又以博学宏辞及书判皆登甲科,授集贤殿校书郎、渭南尉。累迁比部员外郎。元和元年(806),出为歙州刺史。四年(809),转湖州刺史。六年(811),徙苏州刺史。所至有政绩。七年(812),迁宣歙观察使。因李白墓摧圮,迁于青山之阳,为作新墓碑。十年(815),拜光禄卿。后以风痹卒。性精悍,好古。能文章,尤工赋。《风过箫赋》词采华丽,为词人所讽。《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是关于李白生平事迹的重要著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赋诀》一卷,已佚。《全唐文》存文四篇;《全唐诗》存诗三首,《全唐诗补编》补一首、断句三句。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猜你喜欢

  • 咏月诗

    诗歌。作者佚名。见敦煌遗书P2973,每首七言四句,共六首。或咏初月,赞美新秋景色;或叹明月,照尽国家之事;或叙秋月,发抒心中所感;或借夜月,排遣忧郁情怀。充分表现写景抒情的特点。如云:“一团白玉海东

  • 道常

    【介绍】:中晚唐僧人。因常住襄阳关南寺,人称关南和尚。嗣杭州盐官院齐安禅师。《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偈1首。

  • 雉飞

    晋崔豹《古今注·音乐第三》:“《雉朝飞》者,犊木子所作也,齐处士,泯宣时人。年五十无妻,出薪于野,见雉雌雄相随而飞,意动心悲,乃作《雉朝飞》之操,以自伤焉。”后以“雉飞”感叹孤独。柳宗元《戏题石门长老

  • 愚公

    齐桓公时隐者之名。亦泛指隐士。高适《封丘作》:“揣摩惭黠吏,栖隐谢愚公。”参见“愚公谷”。

  • 班班

    ①显明貌。刘禹锡《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序:“读史书,自黄帝至吴、魏间,班班能言之。”白居易《滩声》:“碧玉班班沙历历,清流决决响泠泠。”②络绎不绝貌。杜甫《忆昔二首》之二:“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

  • 可忍

    怎忍,哪能忍受。杜甫《三绝句》之一:“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 的砾

    光亮、鲜明貌。韦应物《郡中对雨赠元锡兼简杨凌》:“萧条林表散,的砾荷上集。”

  • 观胡人吹笛

    【介绍】:李白天宝十二载(753)作于宣城。前半写闻笛,后半写对朝廷的思念。因闻笛中“一半是秦声”,即京师之声,才引发了诗人的君国之思。虽然李白已出京多年,成了一个“逐臣”,可他还是身在江湖而心悬魏阙

  • 醉时歌

    【介绍】:杜甫作于天宝十三载(754)春。题下原注:“赠广文馆博士郑虔。”郑虔为杜甫好友,才学过人,而遭遇坎坷,广文馆博士实属清冷之闲官。时杜甫困居长安已达九年,穷愁潦倒,比之郑虔遭遇更恶。二人同病相

  • 杜秋娘

    【介绍】:即杜秋。唐镇海节度使李锜妾,锜叛乱被杀,杜秋没籍入宫,得宪宗宠爱。穆宗时为太子保姆,太子废,即归金陵,穷老以终。善歌《金缕衣曲》。杜牧曾作《杜秋娘诗》。《唐诗三百首》将《金缕衣》诗归于杜秋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