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650~703、704间【介绍】: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高宗显庆四年(659),举神童,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永隆二年(681)为太子詹事府司直、充崇文馆学士
【介绍】:余姚(今属浙江)泗门人,唐时隐于东山南岙。《全唐诗补编·续拾》校后记收其诗2句。
【介绍】:见康仁杰。
山名。又名北邙山。在河南省洛阳市北。山中有许多汉魏王公贵族的坟墓。沈佺期《邙山》:“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
战国齐人冯谖贫而有才,寄居于孟尝君门下。因未得到厚待,三弹其剑铗而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长铗归来乎!出无车。”“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事见《战国策·齐策四》。后因用为处困境而有所求之典。柳
朝笏名。《礼记》以为大夫之笏。亦泛指在朝为官。李昭象《赴举出山留寄山居郑参军》:“肯羡鱼须美,长夸鹤氅轻。”
【介绍】:唐代小说家。生卒年、籍贯不详。穆宗时人。长庆元年(821),以穆宗贪酒色,与拾遗李珏等进言谏阻。《新唐书·艺文志》杂史类著录《天宝乱离西幸记》一卷,小说家类著录《续定命录》一卷,并散佚。前书
【介绍】:李商隐七绝诗《花下醉》末二句。诗题本是醉中赏花,此二句却转写客散人静、酒醒神清,夜深后对残花的欣赏,流露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缱绻留连之情。而夜色朦胧中,红烛映照下,残花会呈现出另一番情趣,令赏
詹锳、陶新民、张瑞君、丁立群、詹福瑞注译。1991年巴蜀书社出版。共收诗121首。每首诗前有说明,后有注释和今译,译诗力求信达雅,接近原诗风味。此书为国家教委古籍整理“七五”规划重点项目《古代文史名著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中、晚唐人。能诗。《才调集》选诗四首。《看蜀女转昭君变》具体描绘讲唱变文情景,为研究唐代变文之珍贵史料。《放猿》等也颇佳。《全唐诗》存诗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