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词文

词文

文体名。我国古代民间叙事歌谣发展而来的一种文体,在体制上是由韵文唱词构成,篇幅宏伟,语言通俗,或杂以散说,也仅作为歌唱前的说明,而不是叙述故事,唱词以七言句为主,间或变化为三、五、六言句。用韵上,或一韵到底,或中间换韵,显示出灵活自由的特点。如《大汉三年季布骂阵词文》(S5441等),就是唐代民间艺人根据古代歌谣而创制的通俗作品,已从敦煌遗书内发现十种抄本,足见其流传之广。该篇除开头有“大汉三年楚将季布骂阵汉王羞耻群臣拔马收军词文”一段散文外,其余全为七言韵文,充分利用长篇叙事诗的表现手法,它的出现与我国古代民间歌谣的艺术传统密切相关。它直接继承古代已有的民间诗歌形式,结合当时讲唱文学运用韵文演述故事的特点,恣意铺写而成的长篇唱词,以迎合广大听众的需要。在创作方法上以情节曲折、结构谨严见长,同时还善于利用事件发展过程逐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描述的人物分别具有鲜明的个性,如《大汉三年季布骂阵词文》生动地塑造出季布、汉王、周谧、朱解等人物形象。故事结尾时唱道:“具说《汉书》修制了,莫道词人唱不真。”这与明代鼓词《大唐秦王词话》所云“试听一代兴唐主,尽属词人话里传”、“诗句歌来前辈事,词文说出古人情”,正暗暗相合,这说明敦煌词文与后代鼓词间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猜你喜欢

  • 千金一掷

    犹一掷千金。形容极为豪奢。李白《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

  • 齐映

    【生卒】:748—795【介绍】:唐代散文家。瀛州高阳(今属河北)人。大历四年(769)进士及第。又登博学宏词科。补河南参军。辟滑亳节度掌书记、河阳三城使判官。建中初迁刑部员外郎。四年(783),除御

  • 含光混世

    谓时而含光韬隐,时而游戏人间。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三:“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 彭阳唱和集

    合集。唐刘禹锡编。此为刘禹锡、令狐楚二人唱和诗集。彭阳指令狐楚封爵。大和七年(833)刘禹锡应令狐之请,集二人唱和诗百余首为此集二卷,并作序记其事。开成二年(837)令狐去世,刘又集大和五年(831)

  • 若个

    ①哪个。卢照邻《行路难》:“若个游人不竞攀,若个娼家不来折?”东方虬《春雪》:“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②何处。李嘉祐《袁江口忆王司勋王吏部二郎中起居十七弟》:“若个最为相忆处,青枫黄竹入袁江。”

  • 燕然颂

    东汉窦宪破北匈奴后,在燕然山上刻石铭功。后亦泛指在边塞建立战功。崔泰之《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伫勒燕然颂,鸣驺计日归。”参见“燕山铭”。

  • 从谂

    【生卒】:778—897【介绍】:唐代高僧。俗姓郝。青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人,一说曹州(治今山东定陶)郝乡人。童年于本州出家。寻往嵩山纳戒。后至池州参南泉院普愿禅师而悟禅机。年八十,住赵州东院,大行

  • 洗兵马

    【介绍】:杜甫作。一作《洗兵行》。题下原注:“收京后作。”此诗作年约有二说:一说作于乾元二年(759)二月,一说作于乾元元年(758)三月至五月。当以前说为近,时杜甫在洛阳。左思《魏都赋》云:“洗兵海

  • 麒麟

    ①《晋书·顾和传》:“和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荣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兴吾宗者,必此子也。’”后因以喻年少不凡之才。李群玉《将离澧浦置酒野屿奉怀沈正字昆弟三人联登高第》:“衡岳三麒麟,各振黄

  • 撩乱

    ①多而纷乱。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梵志《撩乱失精神》:“撩乱失精神,无由见家里。”②交杂,错杂。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