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古、近体诗诗句末三字皆为仄声。三仄脚是古体诗三字尾的主要平仄形式之一,但近体诗末三字原则上不允许三仄脚,如有,则上、下句须拗救。参见“三平脚”。
刘曾遂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本书收入15篇论文,内容包括对作家生平的考证与文献资料的考订,对作家作品的评论以及对有关唐诗的几种古籍的评介等。
①谓参照法式所造的宫室、陵墓等建筑。杜甫《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崇冈拥象设,沃野开天庭。”②原指佛像。后亦泛指遗像。张说《崔司业挽歌二首》之二:“象设存韦馆,威仪下墓田。”
专著。清劳格、赵钺撰。二十六卷。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是唐代尚书省六部郎中、员外郎刻于石柱之上的题名录,初刻始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再刻于贞元中,依次著录唐初至唐末的任职官员,被后人誉为唐代“三大
汉宫观名。武帝时建,故址在华州华阴县(今属陕西)。杜甫《巴山》:“天寒邵伯树,地阔望仙台。”窦常《过宋氏五女旧居》:“一宅柳花今似雪,乡人拟筑望仙台。”
相传鲁秋胡出仕多年而归,其妻采桑陌头,秋胡不识,拿黄金调戏她,遭到妻子的严辞厉拒。见汉刘向《列女传》。后因以“南陌金”指调戏妇女。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答道士李荣》:“何曾举意西邻玉,未肯留情南陌金。
指古体诗合乎近体诗的平仄格式。在近体诗定式以前古人作诗是无所谓入律不入律的,唐及唐以后诗人作古体诗,是尽量避免入律的。但也有受近体诗影响作古体诗而兼有近体诗特点的。参见“入律古风”。
①佚名编。四卷,有明万历朱之藩刻本。当自朱氏刻《中唐十二家诗》中抽出单行。录孙逖、储光羲、崔峒、独孤及四家诗。②清胡凤丹辑。凤丹,字月樵,永康(今属浙江)人,约生活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唐四家诗》,二
晋陶渊明《与子俨等疏》描述自己隐居的闲适生活,其中有“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之语。后因以“北窗风”为咏隐居生活之典。李商隐《自贶》:“谁将五斗米,拟换北窗风。”亦省称“北
【介绍】:李商隐七律诗《春雨》颌联。两句写主人公寻访所爱者不见,独自归来的情景。本是温暖的红色,隔雨怅望反觉其冷;本是飘蒙的雨幕,灯影闪烁中却幻作明丽的珠箔,极细微地写出了主人公寥落而又迷茫的意绪,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