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钟蒨

钟蒨

【生卒】:?—975

【介绍】:

五代诗人。字德林。籍贯不详。家于豫章。仕南唐,历员外郎、集贤殿学士。保大九年(951)为东都少尹(一作保大五年),徐铉等作诗文饯送。交泰中,为齐王李景达观察判官。后主时,为勤政殿学士。宋开宝八年(975),宋军入金陵,为乱兵所杀。工诗,有时名,与徐铉、徐锴乔匡舜等有唱和。《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诗补编》补一首。事迹见陆游《南唐书》卷三、《五代诗话》卷三。

【生卒】:?~975

【介绍】:

字德林,豫章(今江西南昌)人。曾仕南唐为员外郎,集贤殿学士。中主保大九年(951),迁东都少尹。交泰时,齐王景达都督抚州,授蒨为观察判官、检校屯田郎中。后主时官勤政殿学士。宋开宝八年(975),宋师入金陵,蒨朝服端坐于家中,举族为乱兵所杀。陆游《南唐书》、《十国春秋》有传。蒨工诗,与当世诗人徐铉徐锴等人友善,颇多唱和。《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补编·续补遗》补诗1首。

猜你喜欢

  • 唐诗鼓吹笺注

    清钱朝鼒等参校。见《唐诗鼓吹》。

  • 否闭

    闭塞不通。李群玉《将之京国赠薛员外》:“亨通与否闭,物理相沉浮。”

  • 蚕谷行

    【介绍】:杜甫大历四年(769)在湖南作。久经战乱,农桑荒废,民生凋敝,饱经漂泊之苦的诗人,渴望停止战争,恢复生产,使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诗表达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 调和鼎鼐

    指宰辅之臣治理天下。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沙汰江河浊,调和鼎鼐新。”

  • 河清颂

    《宋书·鲍照传》载:南朝宋鲍照曾撰《河清颂》,称颂河清之瑞。后以“河清颂”泛指歌颂时世升平的作品。杜甫《洗兵马》:“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

  • 得得

    ①自得。韩愈《南溪始泛三首》之二:“上去无得得,下来亦悠悠。”②屡屡,频频。王建《洛中张籍新居》:“云山应喜重重见,亲故应须得得来。”贯休《陈情献蜀皇帝》:“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③犹特特

  • 鼎湖

    地名。传说黄帝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及从属七十余人飞升而去。以故后名其处为鼎湖。见《史记·封禅书》。后世常借指帝王之死。武元衡《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之一:“鼎湖仙已去,

  • 杜甫诗选析

    金启华、陈美林选注。共选注杜诗123首,均为名篇,大约以编年为次,有注释和说明。注释简略;说明部分,既是解题,又串讲诗句,作简要分析,为一通俗读物。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 老马行

    【介绍】:杜甫作。见《瘦马行》。

  • 灞陵

    本作霸陵。汉文帝陵墓,后亦因以为地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王绩《赠李徵君大寿》:“灞陵幽径近,磻溪隐路长。”刘商《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我逃名迹遁西林,不得灞陵倾别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