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字至之,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客居苏州(今属江苏)。文宗大和四年(830)进士。历官校书郎、侍御史、礼部郎中、左司郎中、太常少卿,后出为苏州刺史、福建观察使,改岭南东道节度使,严以治军,
【介绍】:元稹于元和十年(815)由贬放之地江陵(今湖北境内)奉诏西归长安(今陕西西安)途中作。这些诗描绘了旅途乍暖还寒时节的特有景色,透露着诗人重返京城时的欣喜心情,也抒发了他对宦海浮沉的复杂感慨。
指西汉褚少孙。他曾补足司马迁《史记》的缺佚诸篇。王维《哭褚司马》:“汉臣修《史记》,莫蔽褚生才。”
①随时节变化,定期定向而至的风。于鹄《舟中月明夜闻笛》:“浦里移舟候信风,芦花漠漠夜江空。”②犹随风。元稹《有鸟二十章》之十一:“驱去驱来长信风,暂托栋梁何用喜?”
指山涛叱责石鉴的故事。《晋书·山涛传》载:山涛忧虑时局动荡,难以成眠,对石鉴酣然大睡叱责曰:“咄!石生无事马蹄间邪!”李白《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巨源咄石生,何事马蹄间。”
①谓乡里,村野。元稹《旱灾自咎贻七县宰》:“生小下里住,不曾州县门。”②即《下里巴人》。古代巴国的乡俗俚歌。语出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亦泛指民间歌谣。权德舆《感兴》:“《下里》徒击节,朱弦秘《南薰》
【介绍】:一名烈,或又误作宋先、宋务先。字子昂,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进士及第。历洛阳尉、右卫骑曹参军、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等,终迁右台。仕朝以性直敢谏著称,又能诗文,《新唐书》有传。《全唐诗》收
诗集。唐孟迟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孟迟诗》一卷,《郡斋读书志》卷四、《宋史·艺文志七》同。《唐才子传·孟迟》谓有诗一卷,行于世。明清时未见著录刊本,当已散佚。《全唐诗》存诗十七首。
【介绍】: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作。诗为感羁旅伤世乱而发。陈式曰:“一首、二首思归,三首、四首不愿归,五首目下不能归,六首至九首,将来不能归,十首以下,所有诗酒以慰不归。”(《问斋杜意》卷一
瑚琏为古代宗庙祭祀时盛粮食的贵重器皿。孔子曾用瑚琏比喻子贡。见《论语·公冶长》。后因以“瑚琏”比喻治国安邦之才。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郑公瑚琏器,华岳金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