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陆希声

陆希声

【生卒】:?—895?

【介绍】:

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初为商州属吏,后隐居义兴(今江苏宜兴),自号君阳遁叟。出为右拾遗,迁歙州刺史。昭宗召为给事中。乾宁二年(895)拜相。罢为太子少师。卒谥文。工书能诗,长于七绝。其《梅花坞》诗“乃‘疏影暗香’之先鞭也”(杨慎《升庵诗话》卷一〇)。《全唐诗》存诗22首。

【介绍】:

唐代文学家。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陆翱子。生年在大和二年(828)前。大中中为岭南从事。咸通初,商州刺史郑愚辟为从事。后隐居义兴君山之阳,自号君阳遁叟。乾符元年(874),召为右拾遗。见州县疲弊,上言谨防“盗贼”。不久,爆发王仙芝起义。累迁至歙州刺史。昭宗即位,授给事中。乾宁二年(895),拜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位无所轻重。罢为太子少师。三年(896),以李茂贞兵犯长安,带病避难,卒。希声博学,工书法,能文章。所作《北户录序》肯定该书“博且信”,批评“近日著小说者”皆言鬼神变怪、荒唐怪诞之事,或以诙谐为笑乐之资,强言故事,诋訾前贤;《唐太子校书李观文集序》推崇韩愈“大革流弊”之功,肯定李观文章“不古不今,卓然自作一体”,可见其文学主张。《君阳遁叟山居记》说隐居养生事,铺叙议论,较有特色。诗长于近体,写山居景物和隐逸生活,思致清淡,语言平易。有《周易传》二卷、《春秋通例》三卷、《道德经传》四卷、《颐山诗》一卷,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又有《君阳遁叟山集(居)记》、《颐山录》各一卷,见《宋史·艺文志》。《君阳遁叟山集(居)记》见《全唐文》,余佚。《全唐诗》存诗二十二首,《全唐文》存文六篇。事迹见《新唐书·陆元方传》附传。

猜你喜欢

  • 玄谈

    指汉魏以来以老庄之道和《周易》为根据而辨析名理的谈论。钱起《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玄谈兼藻思,绿茗代榴花。”

  • 泊秦淮

    【介绍】:杜牧作。秦淮河相传为秦始皇时所凿,向为游览胜地。这首诗在描写水上夜色的同时,透露出深沉的感慨,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清沈德潜更推为“绝唱”(《唐诗别裁集》卷二〇)。近人陈寅恪以为:“此来自江

  • 下泽

    即下泽车。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行当驱下泽,去剪故园莱。”参见“下泽车”。

  • 香山九老会诗

    合集。一名《香山九老会》、《香山九老诗》。白居易等撰。白氏于会昌二年(842)致仕后,寓居洛阳履道坊,自称香山居士。会昌五年(845)三月,白氏在其寓所作尚齿之会,与会者六人,皆年逾七十致仕闲居者。七

  • 徐妃半面妆

    南朝梁元帝眇一目,且对徐妃无宠,故妃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则见而怒出。李商隐《南朝》:“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参见“徐妃”。

  • 柳载

    【介绍】:见柳浑。

  • 唐代文学与宗教

    道教是汉族自创的一种宗教。道教徒以李耳(著《道德经》)为教主。唐朝皇帝与教主攀亲,尊崇道教。佛教传入中国后,至唐达到了极度的繁荣,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佛教思想。在大乘、小乘各宗派中,禅宗是适合中国士

  • 唐诗美学

    李浩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初版,后由作者增补几篇相关的论文,于1996年7月修订重版。该书是一部从美学角度对唐诗艺术魅力进行现代阐释的论著。除“引论”与“结语”外,全书共分七章,分别从

  • 刘三复

    【生卒】:?—约845【介绍】:唐代散文家。润州句容(今属江苏)人。生年不详。刘邺父。幼能文。少孤贫,为供养寡母,不能应举。长庆中,浙西观察使李德裕奇其文,遣其应试,遂进士及第,辟掌书记。大和中,为员

  •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介绍】:李白《秋浦歌》其十四诗句。二句写秋浦炼铜工人在月夜工地上边唱歌边劳动的动人情景。赧郎,指炼铜工人,赧,指工人脸被炉火映得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