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年岁。李端《野亭三韵送钱员外》:“幽人步林后,叹此年华晚。”张南史《宣城雪后还望郡中寄孟侍御》:“腊后年华变,关西驿骑遥。”
《庄子·知北游》以“白马过隙”比拟时光疾速流逝。后因以“驻隙”谓使光阴停留。司空曙《哭王注》:“已叹漳滨卧,何言驻隙难。”
【介绍】: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在夔州西阁作。诗写得很别致,在对日常生活小事的描写中,蕴含深刻的道理,耐人寻味。杜诗这种议论化、散文化的特点,对宋诗很有影响。宋人洪迈说:“此诗自是一段好议论,至结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
①传说中上古的长寿大树。亦用以指年高德尊的人。张?《投翰林张侍郎》:“丹穴虽无凡羽翼,灵椿还向细枝条。”参见“灵椿朝菌”。②五代窦氏教子有方,五子皆登科第,冯道作《赠窦十》诗:“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
杜荀鹤撰。此集乃杜初登第时所自编,三卷,存诗300多首,全为近体诗。明毛晋汲古阁刊《唐人四集》有《唐风集》三卷,系用南宋书棚本,分体编排,计五律(125首)一卷,七律(140首)一卷,绝句(52首)一
曾枣庄著。是书专论杜甫流寓四川十年的生活和创作,资料丰富,论及广泛,颇有地方特色,书中对学术界一些有争论的问题,亦时有己见。颇有参考价值。1980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介绍】:字希韩,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乾宁四年(897)进士,官至左拾遗。朱温篡唐,即著《春秋无贤人论》以寄愤,并归田园,义不臣于后梁。幼受知于方干,好荀、孟、扬雄之文,尤慕韩愈之文,故取字“希韩
《左传·宣公十二年》:“吾闻致师者,左射以菆,代御执辔,御下两马,掉鞅而还。”本谓驾战车进击时,下车整理马脖子上的皮带。后多用为形容作战从容镇静之典。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战文重掉鞅,射策一弯弧。
天未明即穿衣起身,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帝王勤于政事。语出李世民《执契静三边》:“衣宵寝二难,食旰餐三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