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韩学研究

韩学研究

张清华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89.39万字。全书分上、下册,上册韩愈通论,分绪论和上、下编。上编韩愈的思想,分五章:一、韩愈的哲学思想;二、韩愈的政治思想;三、韩愈的文学思想;四、韩愈的教育思想;五、韩愈的伦理观念与道德情操。下编韩愈的文学,分三章:一、韩愈与“古文运动”;二、韩愈的散文;三、韩愈的诗。书前有傅璇琮序、卞孝萱序。下册为韩愈年谱汇证:每一年之下分“时事”、“文坛述要”、“韩愈事迹”三项,以辑集文献资料为主,间有考证。前有“世系”,后附录尚振明整理“韩愈家谱”、韩愈后裔所撰“韩氏家乘考”和“韩文公后裔家族世系表”。本书“于韩愈的生平、思想、学术、文学,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论述得非常全面”(傅璇琮序)。

猜你喜欢

  • 筑城词二首

    【介绍】:陆龟蒙作。筑城指修筑长城。两首五言四句的小诗,写千百万筑城劳工之辛苦,而督造长城的将军为立功受爵,决不怜惜人民的生命。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刘永济曰:“前首言筑城不如修德也;后首更明讥筑城

  • 青楼曲二首

    【介绍】:王昌龄作。第一首写皇家军队凯旋的场景。第二首写夫婿拜侯的荣耀。杨慎曰:“此诗咏游侠恩幸。有如此之夫,有如此之妇,含讽感时,意在言表。”(《升庵诗话》卷六)潘德舆曰:“此诗二首,极写富贵景色,

  • 支吾

    支撑,应付。白居易《在家出家》:“衣食支吾婚嫁毕,从今家事不相仍。”

  • 张凭

    晋代人,字长宗。年少即被誉为佳儿,成人后,举孝廉,有才识,富义理,梁简文帝赞之为“理窟”。事见《晋书·张凭传》。后因以“张凭”美称有才少年或孝廉。司空曙《送王使君小子孝廉登科归省》:“张凭本名士,蔡廓

  • 遗弓

    《吕氏春秋·贵公》:“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后因以“遗弓”谓丢失而为他人得到会对他人有益的事物。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悲哉堕世网,去之若遗

  • 僰道

    古县名,为西南少数民族僰人所居,故名。西汉属犍为郡,今在四川宜宾境。权德舆《送袁中丞持节册南诏五韵》:“西南使星去,远彻通朝聘。烟雨僰道深,麾幢汉仪盛。”

  • 鳖灵

    传说中的古蜀帝名。本为荆人,尸体随江水上至蜀而活,望帝以为相。后望帝自知德不如鳖灵,乃禅位而去。鳖灵即位,号曰开明帝。见《经典集林》卷十四引汉扬雄《蜀王本纪》。李瀚《蒙求》:“诘汾兴魏,鳖灵王蜀。”

  • 韩昭

    【生卒】:?—925【介绍】:字德华,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善阿谀谄媚,深得前蜀后主王衍宠幸。历任礼部尚书兼成都尹、文思殿大学士、吏部侍郎等职。后唐灭前蜀时被斩。常作艳歌与后主唱和,为人所不齿。《十国

  • 话本

    文体名。唐、宋、金、元时代“说话”艺人说唱故事的底本,是随着民间“说话”艺术发展起来的文学样式。唐代已出现“说话”艺术和话本。白居易《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光阴听话移。”自注:“尝于新昌宅听说《

  • 长安日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后用“长安日”指长安。李峤《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将交洛城雨,稍远长安日。”亦代指君王。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