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兴中会

兴中会

1894年11月24日(光绪二十年十月二十七日)由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不久,孙中山与邓荫南等抵香港,适辅仁文社领导人杨衢云、谢瓒泰等有志反清,便与之结合。1895年2月21日(光绪二十一年一月二十七日)成立香港兴中会,对外称“乾亨行”,以做生意为掩护。兴中会的基本成员是华侨中的中小资本家、自由职业者、会党成员及部分劳动者。总会设在中国,分会散设各地。兴中会在宣言中说:当时中国正处于“强邻环列,虎视鹰瞵……蚕食鲸吞……瓜分豆剖”的危局之中,为了“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于将倾”,决定“联络中外华人,创兴是会,以申民志而扶国宗”。入会的誓词则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兴中会成立后,孙中山来往于港澳、广州等地,鼓吹反清革命,筹措经费,扩大革命组织,准备于1895年10月26日(光绪二十一年九月九日)发动广州起义,后因事泄失败,孙中山逃离广州,陆皓东等牺牲。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孙中山派陈少白返香港创办《中国日报》,宣传资产阶级革命。1900年10月(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又派郑士良在惠州三洲田发动起义,虽屡败清军,终因援军不继,被迫解散。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与光复会、华兴会联合组成中国同盟会。

猜你喜欢

  • 王翦乞田

    战国末年,秦将王翦伐楚临行时向秦王嬴政(即秦始皇)乞田的故事。起初,秦王用李信言,使其带领二十万兵伐楚,结果大败;乃改用王翦言,使其带领六十万兵伐楚,始皇亲自送至灞上(今陕西西安东)。王翦行前,向秦王

  • 平定吴元济

    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彰义镇(即淮西镇,治今河南汝南)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匿不发丧, 自领军务,并发兵四出攻掠。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宪宗发十六道兵讨伐淮西。初战失利,不少朝臣遂主张罢兵休战

  • 麟德之变

    麟德元年 (公元664年)唐高宗欲废武后之事。参见“武周代唐”。

  • 玄宗奔蜀

    安禄山攻克洛阳之后,遣兵西进,唐将哥舒翰兵败灵宝(今河南灵宝),潼关不守,叛军遂长驱直入。消息传至长安(今陕西西安),京城一片混乱,玄宗仓惶失措。为掩人耳目。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玄宗下诏亲

  • 徐寿辉、彭莹玉起义

    元末南方农民大起义。起义军以红巾为号,故又称红巾军大起义。首领徐寿辉,又名真一(一作真逸),罗田(今属湖北)人,布贩出身。首领彭莹玉,又名彭翼,江西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十岁入慈化寺为僧,后以白莲教组

  • 鲁王政权

    南明政权。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闰六月,张煌言等人迎立鲁王朱以海在绍兴就监国位。顺治三年六月,清军攻取绍兴,鲁王败逃海上。张煌言等人招集旧部,继续战斗,一度进驻福宁州(今福建霞浦)。不久又被清军击

  • 林爽文起义

    清乾隆(公元1736年—1795年)年间台湾人民起义。林爽文是台湾彰化县天地会首领。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林爽文利用天地会组织发动起义。起义军攻下彰化后,林爽文自称顺天盟主大元帅,不久又攻克诸

  • 西燕

    十六国之一。鲜卑贵族慕容泓建立。淝水战后,前秦政权瓦解。建元十九年(公元384年),鲜卑贵族慕容泓于华阴(今陕西华阴西)起兵反秦,慕容冲响应,泓自称济北王。泓死后,慕容冲遂在阿房(今陕西西安西南)称帝

  • 京师大学堂

    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1898年7月(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创办于北京。它不仅是全国的最高学府,而且是全国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机关。为戊戌“新政”之一。第一任管学大臣是孙家鼐。初以“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为宗旨,

  • 方腊起义

    北宋末年两浙地区爆发的农民起义。徽宗时,统治阶级奢靡无度,横征暴敛,加以辽、夏岁币贡输及“花石纲”的骚扰,致使江浙劳动人民生活陷入绝境。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方腊(又名方十三)遂利用秘密流行于当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