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反对英美掠卖华工斗争

反对英美掠卖华工斗争

十九世纪中国人民反对英美殖民主义者掠卖华工的斗争。鸦片战争后,英、美殖民者在其本国政府或明或暗的支持下,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拐骗或掳掠中国劳动人民,贩往美洲、非洲、澳洲及东南亚一带从事奴隶劳动,被掠卖的华工被称为“猪仔”,备受虐待,往往葬身海外。广州、南澳、汕头、厦门、上海先后成为掠夺华工的重要场所。从1852——1858年(咸丰二年至八年)单是汕头一地由美国船只运出的“苦力”就达四万多名。英、美殖民强盗在掠卖华工中,获取了巨额利润。他们的罪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在厦门,群众张帖告示反对“猪仔 买卖,并表示要“拆毁外国商行,袭击苦力船只”。1852年11月22日(咸丰二年十月十一日)厦门人民为反对英商合记洋行经理桑穆庇护人口拐骗犯而举行罢工,怒斥殖民者的罪行,要求殖民者迅速交出拐骗犯。在广州,愤怒的群众杀死“拐骗者,以泄仇恨”。1859年7、8月(咸丰九年六、七月)间,上海人民散发揭帖,揭露英、美等国殖民者掠卖华工的罪行,并有数百群众游行示威,打伤英国领事。被掠卖的华工在航海途中,也进行了激烈的反抗。1851年(咸丰元年)英船“胜利”号掠运华工去秘鲁,华工经过艰苦斗争杀死船长,在中国海岸登陆。1852年(咸丰二年)美船“布隆”号船长和部分海员被掠卖的华工杀死;“罗伯特波尼”号上的华工在杀死了船长和副船长后驶船逃逸,但不幸船只被水手夺回。有的华工在航海途中与殖民强盗英勇搏斗,与船同归于尽;有的华工反抗失败,遭到血腥屠杀。华工到达国外后,因不堪凌辱虐待,继续坚持反抗,反映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猜你喜欢

  • 禁烟运动

    清道光年间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员抵制外国资本主义向中国输入鸦片的斗争。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鸦片贸易作为对华进行殖民掠夺的重要手段,英国尤为祸首。到鸦片战争前夕,输入中国的鸦片每年多达四万余箱,其中绝大部

  • 武丁举傅说

    传说盘庚弟小乙之子武丁少时生活在“小人”中间,比较了解民间的疾苦。即位以后,从版筑匠人中举拔傅说为相,革新政治,推行善政,使得“殷道复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死后被祀为“高宗”,历来被认为是商的名王。

  • 淳熙客户逃移法

    南宋孝宗时处置客户逃移的专法。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宋廷采纳夔州路转运司建言,下令除将皇祐以来适用于施(今湖北恩施)、黔(今四川彭水)二州的客户逃移专法扩大施行于夔(今四川奉节)、忠(今四川忠县

  • 三征高丽

    隋炀帝为炫耀武力,扩大个人声威,先后三次进攻高丽。从大业三年 (公元607年)起,隋炀帝就积极扩军备战,拟东征高丽。大业八年,隋军水陆两路,首攻高丽:陆军一百一十三万人,号称二百万,由炀帝亲自率领,分

  • 江苏光复

    江苏是立宪派势力较大的省份,清江苏巡抚程德全是个善观风色的投机官僚,与以张謇为首的立宪派关系密切。武昌起义爆发,湘赣相继反正,江苏的立宪派为避免革命风暴的冲击,维持地方平静,吁请程德全主动宣布“独立”

  • 山东起义

    北魏末年的一次流民起义。当孝昌元年(公元525年)八月和二年正月杜洛周与鲜于修礼在河北先后举行起义时,河北瀛(今河北河间县)、冀(今河北冀县)诸州二十余万户农民向南流徙。胡太后下诏州县,令安置所在流民

  • 赤眉起义

    新莽末年的农民大起义。王莽代汉以后,企图通过复古改制缓和阶级矛盾,也未能挽救社会危机,反而使广大农民生活更加苦难。天凤五年(公元18年),青徐(今山东东部和江苏北部)一带发生大灾荒,琅玡(治今山东诸城

  • 孟子周游列国

    战国中期,儒学大师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名轲,邹国人)曾带着车子数十乘,学生数百人,游说于列国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凭孟子的名声,所到国家,国君们都馈赠黄金,供给衣食,听他的议论。孟子

  • 范仲淹改革

    见“庆历新政”。

  • 清廷新政

    义和团运动后清政府实行“变法”的“新政”。1901年1月29日(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日)逃亡西安的清朝行在政府颁布“变法”上谕,饬令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驻外使臣、各省督抚两月内详悉条议复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