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大东沟海战

大东沟海战

又名“黄海海战”,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海战。1894年9月16日(光绪二十年八月十七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舰队护送运兵船抵鸭绿江口大东沟,第二天上午,正待返航,突遇日本海军中将伊东祐亨所率舰队寻衅。中午双方交战。北洋舰队列阵迎敌,以主力舰“定远”、“镇远”居中主攻。丁汝昌在旗舰“定远”号上指挥,因飞桥震断跌落重伤,总兵刘步蟾代为督战。开战不久,即有数艘日舰被击伤,其中“比睿”、“赤城”重创,北洋小舰“超勇”、“扬威”分别中弹沉没和搁浅。日舰避开“定远”、“镇远”攻势,绕至北洋舰队侧后袭击,使北洋舰队腹背受敌陷于被动。爱国官兵拼死奋战, “致远”号重伤,弹药将尽,管带邓世昌下令鼓轮撞击日舰“吉野”,不幸中鱼雷沉没,全舰二百五十名官兵除少数遇救余皆壮烈殉国; “经远”号管带林永升力战阵亡,其舰力战良久,中弹沉没。而“济远”号管带方伯谦见“致远”号沉没,令转舵逃跑,已搁浅的“扬威”号被其撞沉。吴敬荣管带的“广甲”号在逃跑途中触礁。由于“镇远”、“定远”等舰的力战,最后北洋舰队再次嬴得主动, 日舰首先撤退。是役持续近五小时,先后参战的北洋舰队大小军舰计十三艘,丧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等号,余亦程度不同受损,人员伤亡一千左右。参战日舰十二艘,皆被创伤,数艘重创,人员伤亡约三百。

猜你喜欢

  • 河阴之变

    北魏统治集团内部争夺朝权的一次政治事变。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宣武帝元恪死,子元诩年幼即位,母亲胡太后先后两次临朝称制。永安元年(公元528年)二月,胡太后与嬖臣郑俨、徐纥合谋,毒死孝明帝元诩,立

  • 钦察汗国

    蒙元时期的西北宗藩国,又称金帐汗国、钦察兀鲁思、术赤兀鲁思,公元1243年为拔都所建。成吉思汗西征后将新征服区分封给诸子,长子术赤封地在海押立(今苏联哈萨克塔尔迪·库尔干东)以西,乌拉尔河以东。术赤死

  • 兄终弟及

    我国古代的一种王位或君位继承制度。商代前期和中期多实行兄终弟及,同时辅之以父死子继。商王的长子首先有权继承王位,其死后,王位在其诸弟中依长幼次序相传,无弟然后传子。由于商人对直系亲属的分辨尚未严格,凡

  • 存邢救卫

    齐桓公为争做霸主对邢、卫两个华夏国家的救援。春秋初年,北方赤狄部落大举进攻中原华夏国家,曾一度大败邢国(今河北邢台),并攻破卫国国都(今河南淇县)。齐桓公听从管仲建议,出兵救援邢、卫。为使邢、卫安全有

  • 犬戎灭周

    周幽王即位后,任用虢石父为卿士,使朝政混乱,诸侯叛离。同时继续扩大宣王末年造成的和姜氏之戎(即申戎,又称西申)的矛盾,废弃申侯的女儿申后和太子宜臼(即周平王),改立自己宠爱的褒姒为后,立褒姒子伯服(一

  • 完璧归赵

    战国晚期,赵国蔺相如出使秦国的故事。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得到楚国和氏璧。秦昭王听说,派人致赵王信,愿以十五城交换玉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怕给了璧、得不到城。宦者缪贤乃向赵王推荐其

  • 知耻学会

    清末维新派的政治团体。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由梁启超和满族人寿富等发起,在北京成立。梁启超在《知耻学会序》中指出,日本“知耻”维新,“更张百度”, “虽耻何害!”而“自讳其耻”,则为无耻, “自诵

  • 洋务运动

    旧称“同光新政”或“自强新政”。“洋务”一词由“夷务”衍变而来, “夷夏之辩”遂变为华洋对称之词。“洋务运动”之名,史乘不见著录,不知谁代所首创,而约定俗成, 沿用已久。洋务运动是指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

  • 八股文

    明清科举考试所规定的文体。明代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解释要以朱熹的集注为依据,文章的格式定为八股文。其程式乃朱元璋与刘基所定,文章仿宋代经义,用古人语气,排偶体裁。每篇文章都由破题、承题、

  • 济州河

    河名。元代大运河的一部分。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开始由阿八赤主持开凿,至元十八年至二十年又由奥鲁赤主持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浚修。该河从济州(今山东济宁)向西北至须城安山(今山东东平西南),全长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