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太平军第一次西征

太平军第一次西征

1853——1856年(咸丰三至六年)间太平军为控制长江上游各省以确保天京而进行的西征。1853年5月(咸丰三年四月)太平天国派遣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副丞相赖汉英、殿左一检点曾天养率战船一千余艘溯江而上,开始了西征。6月(五月)西征军再克安庆,由湖口入江西,围攻南昌。继而天京派石祥祯、韦俊等率军增援。但清军拚命抗拒,太平军久攻不下。9月(八月)天京下令撤南昌之围,将赖汉英革职调京,并派石达开驻扎安庆,指挥西征战局。太平军随即撤围北上,据守九江,转攻其他州县。西征军由九江兵分两支:一支由胡以晃、曾天养率领经略皖北,夺安庆,取庐州,大败安徽巡抚江忠源所部清军,迫使江忠源投水毙命;一支由石祥祯、韦俊率领沿江西上,挺进湖北,大败湖北清军于田家镇,再克汉口和汉阳,旋即撤出,退至黄州 (今黄冈)一带。1854年2月(咸丰四年正月)曾天养与石祥祯会合,再度沿江西上,破堵城清军大营,湖广总督吴文镕兵败自杀,西征军乘胜进占汉口、汉阳,包围武昌。西征军由此分兵经略湖北和进规湖南。南下之师连战皆捷,相继攻克岳州(今岳阳)、常德、湘潭、靖港,直薄长沙。4月28日(四月二日)在靖港大败曾国藩湘军水师。然而由于兵力分散、指挥不当,西征军在湘潭战役中失利,战船大批被焚。湘军乘机反扑,西征军退据岳州,驻守待援。6月(六月)西征军在湖北战场接连取胜,再度攻克武昌。湖北战场的西征军曾天养、韦俊等先后进援湖南。曾国藩分军三路北犯, 7月25日(七月一日)攻陷岳州,曾天养等退守城陵矶。8月9日(七月十六日)曾天养等西征军反攻岳州,重创湘军水师,阵斩湘军统领褚汝航等。不久,曾天养在与湘军悍将塔齐布交战中不幸殉难。西征军被迫退守湖北。10月中旬(八月下旬),汉口、汉阳和武昌相继失守。12月3日(十月十四日),秦日纲等西征军从田家镇败退,湘军乘机猛扑九江,西征受挫。值此关头,石达开受命自安庆赶到湖口主持西征战事。1855年2月11日(咸丰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西征军在湖口大败湘军水师,曾国藩窜往南昌。西征军乘胜进击,在湖北广济(今梅川)大败湖广总督杨霈所部清军,并于4月3日(咸丰五年二月十七日)三克武昌。西征军与湘军相持于九江与武昌城郊。9、10月(八、九月)间湘军大举进犯武昌。石达开率军往援。他采取先取江西、进规湖南、诱敌撤离武昌的策略,挥军入赣。1856年3月24日(咸丰六年二月十八日)石达开率部直攻南昌咽喉樟树镇,大破湘军。西征军传檄远近,江西八府五十余州县望风归附。曾国藩困守南昌,急令包围武昌、九江之师回援。是时石达开奉命回援天京,遂使湘军获得喘息之机。太平军西征历时三年,终于控制了武昌、九江、安庆三大重镇,占领了皖、赣和鄂东大部地区,稳定了长江上游的局势,对于巩固太平天国政权具有重大意义,并为后期革命战争打下了基础。

猜你喜欢

  • 雕版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最早采用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大约在七世纪中叶,唐就出现了雕版印的佛像。德宗时有了作为商人纳税凭据用的“印纸”。九世纪初, 已有诗歌的印本。文宗大和年间(公元828年——8

  • 西姆拉会议

    英国对西藏一直抱有野心。辛亥革命时期,英国支持西藏的叛国集团发动武装叛乱,以期实现其侵占西藏的阴谋。1912年英国武装护送叛逃的达赖回藏,于1913年1月在拉萨宣布“独立”。北京政府严正声明西藏是“我

  • 秦灭六国

    战国末期,秦王嬴政灭六国的事件。秦王嬴政亲理政务后,任用李斯等人为辅佐,继续实行秦昭王以来的远交近攻政策,派间谍用金玉贿赂六国权臣,使良将随其后,发动对六国的军事进攻。秦王嬴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

  • 中都战役

    金蒙间一次重要战役。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蒙古军于乌沙堡、浍河堡大败金军后,十月,前锋直逼金统治中心中都(今北京)。主战派完颜天骥与完颜律明先后奉命组织军民,以坚固城垒为依托,在中都城内外奋战抵抗

  • 厘钞

    元代纸币名。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开始印行,面值分二文、三文、五文三等。至元十五年,以厘钞不便于民,复命罢印。

  • 大运河

    我国古代南北水路交通的大动脉。运河之称,始于宋代,元、明以后渐成通称。唐朝以前则将运河称为沟、渠、漕渠、漕河、运渠等。但一般所称的“大运河”,则特指隋炀帝时修建的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今北京)、南至

  • 骊山陵

    秦始皇的陵墓。秦始皇即位后,就开始在骊山(陕西临潼县东南)为自己修建陵墓。统一六国后,又发刑徒七十余万人继续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据记载,骊山陵“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地宫内“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

  • 春秋

    时代名,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春秋》记事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起,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481年)止。旧史一般以鲁隐公元年为春秋时代的开始,但对于春秋结束的年代,因为涉及到对战国起年的不

  • 长勺之战

    春秋时期齐鲁之间的一场战争。齐桓公二年(公元前684年),为了对鲁国前一年奉齐公子纠伐齐一事进行报复,起兵攻鲁。鲁庄公准备迎战。战前,曹刿求见庄公,了解到庄公平常体察民情,得到国人支持,可以一战,故请

  • 隋末官僚割据

    隋末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隋朝的反动统治。隋亡前夕,为抢夺农民胜利果实,一些隋朝官僚、地主豪强乘机起兵,各霸一方,称王称帝,出现了官僚割据的局面。主要割据者有: (1)隋虎贲郎将罗艺,据涿郡(今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