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文翁化蜀

文翁化蜀

汉景帝时蜀郡守文翁兴办学校以发展文化的事迹。文翁,庐江舒(今安徽庐江西南)人。汉景帝末年任蜀郡太守。他感到蜀蜀郡僻陋,于是选拔有才能的郡县小吏,送往京师,从博士受业。几年后这些人学成归来,文翁任用他们为蜀郡的高级官吏。又于成都修建官学,招所属各县子弟为学官弟子,免其徭役,学成后使之在蜀郡及所属各县任官吏。文翁到各县巡视,让学官诸生随行,使他们传达教令。这些措施,引起了蜀郡吏民的羡慕,都争做学官弟子。若干年后,蜀郡大化。蜀郡学于京师的人可与开化的齐、鲁相比。汉武帝时下令各郡均仿照文翁,设立学校。

猜你喜欢

  • 闽南起义

    见“福建小刀会起义”。

  • 中英藏印条约

    即《中英会议藏印条约》。英国通过第一次侵藏战争,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88年(光绪十四年)英国殖民者诬称中国西藏地方军队在本国境内隆吐山的防守为“越界戍守”,发动了对西藏的武装侵略。清政府命

  • 湖北枪炮厂

    清末官办新式军用企业。1888年(光绪十四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筹设枪炮厂,从德国订购全部机器。次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1890年(光绪十六年)遂将筹建中的广州枪炮厂迁至汉阳,增购机器,于1894

  • 五户丝

    参见“科差”。

  • 内阁

    官署名。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后,虽然实现了“乾纲独断”,却深感独自统御天下,不可没有辅臣。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设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从翰林院等文斡机关中选调官

  • 伍员奔吴

    春秋末年,楚平王欲杀太子建,未果。为翦除太子建的羽翼,召太子建之傅伍奢及其长子伍尚至楚而杀之。伍奢次子伍员(字子胥)逃亡。为谋复仇,往投太子于宋,旋又至郑。郑杀太子建,伍员遂奉建子胜取道昭关(今安徽含

  • 大理

    五代、宋时我国西南地区以白族为主体建立的政权。九世纪末,南诏改称大礼。经统治阶级内部长期斗争,于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白蛮大姓段思平灭大义宁,次年建大理国,年号文德。辖地以洱海为中心,包括今云

  • 文昌台

    官署名。即尚书省。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称文昌台,旋称文昌都省。后又称都台、中台。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旧称。参见“尚书省”。

  • 十九信条

    见“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 突厥汗国

    突厥人最早居住在新疆阿尔泰山南部一带,随水草迁徙,以畜牧、射猎为务,是一个游牧民族。五世纪初,臣属于柔然。因为会炼铁,做柔然的铁工,故称为“铁奴”。六世纪初,在酋长土门统领时期,势力渐强,始和西魏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