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时务学堂

时务学堂

戊戌变法运动中湖南维新派创办的新式学堂。1897年10月(光绪二十三年九月)谭嗣同等发起,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赞助,创立于长沙。熊希龄任总提调,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欧榘甲、韩文举、叶党迈、唐才常任分教习。李维格任西文总教习,王史为分教习。学额一百二十名。第一期四十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达到二百余人,其中有蔡锷、林圭、秦力山等。学制五年。梁启超手订《湖南时务学堂学约》十章,贯穿万木草堂的教育原则。课程分为博通学、专门学两种,通过学习经、史、诸事,以及西方资产阶级的公理学、公法学、格致算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探求治国之道,树立维新变法的思想。运用讲课和批改学生所作札记进行教学,力倡新学,放言民权,宣传变法,成为全国瞩目的维新活动据点。封建顽固势力极力破坏,岳麓书院山长王先谦纠集顽固士绅,抛出《湘学公启》,攻击该堂学生“不复知忠孝节义为何事”,并要挟陈宝箴“整顿”学堂,摒退谭、梁,遭到陈宝箴拒绝后,便制定《湘学公约》,抵制时务学堂影响。学堂被迫停办。戊戌变法后改为求是书院。

猜你喜欢

  • 晋作爱田

    春秋时期晋国实行的一种田制。韩原之战后,晋惠公被俘虏至秦。不久,秦穆公许晋讲和。晋惠公为谋求国人的拥戴,遂派人回国,以国君的名义赏给国人田地,名之曰“作爰田” (爰或作辕,又作�9

  • 三定江南

    周玘镇压农民起义、消灭地方割据势力的战争。晋惠帝太安二年(公元303年), 张昌在江夏郡(治今湖北云梦)率众起义,派石冰率部分农民军进攻扬州、江州(治今江西南昌)。封云在临淮(治今江苏盱眙东北) 起义

  • 宁江州大捷

    女真族抗辽战争中一次重要战役。天庆三年(公元1113年)完颜阿骨打继任为女真部落联盟长,称都勃极烈,决意领导女真族人民反抗辽朝的奴役压迫。次年九月,调集各部落军兵二千五百人,在拉林水(今吉林、黑龙江两

  • 蒙古国子监

    元代中央教育机构名,掌蒙古文化教育,秩从三品(延祐年间一度为正三品)。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始立。初置司业一员。至元二十九年,依汉人国学例,始置祭酒、司业、监丞诸官。

  • 岳飞被害

    岳家军在郾城大捷后不久,宋高宗赵构即令岳飞、张俊、韩世忠三帅回临安,一举夺其兵权。旋即遣使对金求和。金乘机示意“必杀飞,始可和”。秦桧遂唆使其死党右谏议大夫万俟高等上章诬陷岳飞在柘皋之役中拖延出兵和主

  • 交引

    宋代官府发给入纳商人领取现钱或货物的凭证。宋初实行榷茶,茶商须在京师或沿江榷货务先行缴纳价钱,领取“茶引”,然后持引到指定地点取茶贩卖。太宗时,推行入中法,令商人在边郡入纳粮草等物,官府按里程和道途难

  • 董卓之乱

    汉灵帝死后,袁绍与何进谋划,欲诛蹇硕,夺取“西园八校尉”的领导权,并消除宦官势力。为加强力量,何进假诏驻守河东(今山西西南部)的董卓入京。汉少帝昭宁元年(公元189年),董卓率兵进驻洛阳,杀何太后和少

  • 北魏统一北方

    登国元年(公元386年),拓跋珪建北魏。之后,在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一带息众课农,发展生产, 并征服了蒙古高原上的许多游牧部落,国势渐强。登国六年,拓跋珪击灭匈奴族刘卫辰及其子直力鞮部,占领河套。登

  • 五刑

    古代的五种刑罚,依轻重的不同,分墨(脸上刺字)、劓(割鼻)、刖(断足)、宫(破坏生殖能力)、大辟(斩首)五等。五刑产生的时代有不同说法: 《尚书·尧典》中有“五刑”的记载,《尚书·吕刑》则说蚩尤始作“

  • 回回国子监

    元代中央教育机构名,掌亦思替非文字(一些学者认为,亦思替非文字即波斯文字)教育。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八月,置回回国子学。至仁宗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四月,复置回回国子监,其生员,多充回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