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黑旗军援越抗法

黑旗军援越抗法

刘永福所部军队援助越南抗击法国侵略的斗争。刘永福(1837—1917),广东钦州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随父流亡到广西南部的上思县,做过佣工。1857年(咸丰七年)参加广西农民起义。1865年(同治四年)率二百多人到广西西部安德,加入吴亚忠所部天地会起义军,在安德北帝庙前举行祭旗仪式,以七星黑旗作为军旗,其军故名黑旗军。1867年(同治六年)清军大举围攻安德起义军,加上当时刘永福与吴亚忠发生矛盾,刘永福率部移入越南境内,在保胜一带开辟山林,聚众耕牧,扩充队伍,经数年其军发展到两千余人。1873年(同治十二年)法国侵略军进犯河内,刘永福黑旗军应越南政府之邀前往抗击。12月(十一月)在河内近郊大败法军,歼敌数百人,击毙法军头目安邺,迫使法军退出北圻。不久刘永福被越南政府任命为三宣副提督,率军驻守宣光、山西、兴化三省,扼红河上游,不但保卫着越南国土,也防御着法军通过红河侵入中国。1882—1883年(光绪八一九年)法军再次武装入侵北圻,先后占领河内和南定,越南政府再度邀请黑旗军参战。1883年5月(光绪九年四月)中旬,黑旗军与法军在河内城西纸桥决战,重挫法军,击毙法军头目李维业等人。黑旗军右翼统领杨著恩在是役中牺牲。刘永福因功被晋升为三宣正提督。法国纸桥被挫之后,调兵遣将,进行反扑,黑旗军在河内附近的怀德和丹凤继续抗敌,不断挫伤法军。同年12月(十一月)中法战争正式爆发后,黑旗军在山西等地抗敌。次年,刘永福接受清政府授予他的“记名提督”衔,成为清朝官员。1885年3月(光绪十一年二月)黑旗军同云南农民军、越南义军配合,大败法军于临洮,克复数十州县。中法战争结束后,刘永福率部回国,黑旗军人数裁减。

猜你喜欢

  • 蒙古军

    元代军队的一种,系由蒙古人与色目人组成。据史书记载,蒙元时期,蒙古人家有男子,十五以上,七十以下,无论众寡,尽签为兵,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这是蒙古统治者所依靠的主要军事力量。

  • 北汉

    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51年,后汉河东节度使、沙陀部人刘旻所建。刘旻,初名刘崇,后汉高祖刘知远从弟。刘知远由太原入洛阳、汴京(今河南开封)称帝后,以其为北京(今山西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刘知远死后。

  • 京师同文馆

    见“同文馆”。

  • 天台宗

    中国佛教宗派。创始人为陈、隋之际的智��,因常住浙江天台山,故名。又因以 《法华经》为主要教义根据,又称“法华宗”。这一派着重宣传一切皆由心生,世界本体是空无的,故又称空宗

  • 南北议和

    辛亥革命时,袁世凯乘机要挟清政府交出军政大权;就任清内阁总理大臣后,又软硬兼施,诱胁革命方面妥协,觊觎全国政权。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积极给以配合。由英驻汉口领事出面“调停”,首先与革命方面达成武汉地区

  • 推恩令

    汉武帝时主父偃建议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势力的措施。西汉前期同姓诸侯王的势力过大,威胁京师。经过文帝和景帝时期对诸侯王的反复斗争,诸侯王的势力有所削弱。吴楚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规定诸侯王只衣食租税,不再治国

  • 邺城会战

    唐军与安庆绪、史思明叛军进行的一场会战。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九、十月间,唐军在郭子仪等指挥下,借助回纥兵的帮助,相继收复长安(今陕西西安)和洛阳。安庆绪退保邺城(今河南安阳)。乾元元年(公元758

  • 京察

    明代考核官吏的制度。对京官考核叫京察,每六年举行一次。四品以上的官吏, 经自己陈述,由皇帝仲裁;五品以下的官吏,吏部可根据考核情况,对不称职官吏分别给予致仕、降调或闲住为民等处置,造册奏请皇帝核准。但

  • 铁路国有政策

    1910年5月23日 (宣统二年四月十五日)美、英、法、德四国银行团订立铁路协定,联合逼迫清政府向其借款修筑川汉、粤汉两铁路。次年,盛宣怀就任邮传部尚书后,向清廷提出把各省铁路收归国有、借款兴办的具体

  • 撤三藩

    清初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合称“三藩”。他们各霸一方,不仅侵吞大量财赋,而且拥有大量武装,罗致党羽,图谋不轨,给清朝造成很大威胁。康熙帝亲政后,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