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丁辛老屋诗集

丁辛老屋诗集

十二卷。清王又曾(1706-1762)撰。王又曾名一作右曾,字受铭,号谷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帝南巡,召试,赐举人,授内阁中书。十九年(1754)进士,官礼部主事,改刑部主事。与同县钱载、祝维诰、万光泰、朱沛然等常相切磋、唱和,时称“秀水派”。而以他和钱载成就较高,时号“钱王”。其诗多吟咏景物和酬赠友人之作。在艺术上,他善于汲取前代诸家之长,融会变化,自成一家,受到袁枚、毕沅等的推重。其诗用语清新而警策,感情真挚而含蓄。毕沅序其诗集时称:“取材于众所不经见,用意于前人所未及发。”王又曾亦能词,象[酷相思]《饮芙蓉花下作》、[金缕曲]《简惺斋》等都写得颇有风致。著有《丁辛老屋集》二十卷。后其子复请钱载阅定此本。此集编年而不分体,刻于鄢陵官署。十一、十二两卷,则以所作词为附录。皆不及十之四五,而审择未当。其全集六百余首,番予曾点定,则此非又增之全,其诗当不止此。《湖海诗传》选录其诗,如《和循初用章苏州自蒲塘驿驿驾经历山水韵》、《赵仲穆双松水榭》、《张穆画马行》、《凉夜》、《冒雨泛西湖小饮琴鹤楼》,皆此集所未载。其诗大都信笔直书,天骨开张,无绘句絺章之习,无哀感之音,无愤懑之语,虽清老苍秀,尚难与钱载比肩。毕沅谓:“又曾所独到者,则钱载亦当敛手下之。”所称似有过。有乾隆五十二年(1787)刊本。

猜你喜欢

  • 孟子章句

    十四卷。东汉赵岐(约110-201)撰。赵岐字台卿,东汉经学家,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赵岐初名嘉,后为避难改名岐,字邠(豳)卿。岐、邠均是古都邑名,周族发祥地,分别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和郇邑西南

  • 说文五翼

    八卷。清王煦(1758-?)撰。王煦字汾泉,号空桐,上虞(今属浙江)人。乾隆间举人,官通渭知县,后主讲朗江书院。勤于经学,精研文字训诂,著作尚有《小尔雅义疏》、《国语释文》、《文选七笺》等。此书意在订

  • 古今好议论

    十五卷。明吕一经(生卒年不详)编。吕一经字子传,号非庵。崇祯四年进士。官至河南提学副使。本书采辑汉唐以来,直至明代,一些诸儒的议论,分经学、经济二门。经学又分为二十二类,经济分二十四类,共计五百五十六

  • 鹤静堂集

    十九卷。清周茂源(约1662前后在世)撰。周茂元,字宿来,号釜山,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生卒年不详。顺治六年(1649)进士,官至处州知府。著有《鹤静堂集》。是集为周茂源诗文集。乃其子周纶所编。凡十九

  • 海亭集

    四卷。明郑普(约1575年前后在世)撰。郑普,字汝德,号海亭,福建南安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官至云南府知府。是集有文三卷,皆应酬之作。诗一卷,仅二十余首,据王慎中所作墓志称,郑普精于经学。

  • 重修山阳县志

    二十一卷,图一卷。清张兆栋、文彬修,丁晏、何绍基纂。张兆栋,号酉山,山东潍县(今山东潍坊市)人,同治九年(1870)任淮安漕运总督,次年调任广东巡抚。文彬,满洲正白旗人,咸丰二年(1852)进士,同治

  • 诵余稿

    八卷。明徐袍(约1549前后在世)撰。徐袍,字仲章,号白谷。浙江兰溪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三年(1534)举人,官工部主事。徐袍钻研经史,尤精于《易经》,从学人亦都知其为名士。其持身俭约,淡泊寡营。身

  • 善行录

    八卷。续录二卷。明张时彻(生卒不详)撰。张时彻,字维静,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号东沙,明嘉靖二年(1523)进士,累官南京兵部尚书,著有《芝园定集》、《明文范》、《摄生众妙方》、《救急良方》等。《

  • 福建版本志

    八卷。撰者不详。卷一总考、卷二经、卷三史、卷四子、卷五集、卷六丛书、卷七补遗、卷八附录。附录《建阳县治书版考》、《建阳书坊书版考》,登列所刊各种书之名。有民国间福建通志抽印本。

  • 春秋本例

    二十卷。宋崔子方(详见《春秋经解》)撰。崔子方认为:孔子《春秋》一书,编年以为体,举时以为名,著日月以为例。而日月之例又其根本。此书乃以《春秋》日月时之例分隶于例、变例二类之中,共十六门。本来《公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