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三国志平话

三国志平话

上中下三卷。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魏、蜀、吴三国争雄故事。卷上记汉灵帝时黄巾起义,刘备、关羽、张飞乘时而出,止于斩吕布。卷中记刘备受封豫州牧,止于赤壁之战。卷下记刘备取西川,终于西晋统一。书的头回由司马仲相阴司断狱叙起:说韩信、彭越、英布被刘邦冤杀,司马仲相判韩信、彭越、英布分别投生为曹操、刘备、孙权,三分汉室天下以报屈斩之宿仇,司马仲相亦因断狱公允转世司马懿而并收天下。这种开头即挑明全书情节因果的笔法在同刊五种平话小说中为独有,类似于后世章回小说的“楔子”。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曾将这个开头故事敷演成《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其中对历史做以果报宿命解释的观念自然不足取,但也曲折表现了人民群众对古代著名人物屈死于封建皇帝之手的不平情感。除这个开头部分外,全书绝少神怪色彩。但述事不拘于史实,多取里巷传闻,并经说话人的想象和虚构,人地称谓亦多与史不合,与《前汉书平话》相比是别一种风格。其长处是情节新奇生动,描写诙谐风趣,文辞简率朴质,具有较浓厚的民间传说色彩。但也因其述事多不合史实和某些情节夸诞乖张而被文学史家讥为类于“柴堆三国”。该书拥刘贬曹倾向比较鲜明,主要情节也粗具罗贯中《三国演义》规模,是研究《三国演义》成书和演变的重要资料。有元至治年间建安虞氏刊《全相平话五种》本,藏日本内阁文库。据此影印的有1956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全相平话五种》本。另有日本盐谷温影印本,涵芬楼翻印本,海宁陈氏《古佚小说从刊》本。今行世的排印本有1955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本,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重印本,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丁锡根点校的《宋元平话集》本。

猜你喜欢

  • 纂图方论脉诀集成

    四卷。不著撰人。此书系元刊本。书中杂采通真子、张洁古、云歧子、池大明、成无己、杜光庭诸家之说,为之作注。因脉附方,不加变通。书题为“纂图”,但并无图说。书无序跋,难考作者。可作为研究元代医籍刊本参考资

  • 参两通极

    六卷。明范守己撰。守己字介儒,号岫云,河南洧川(今河南鄢陵县一带)人。万历进士,官至兵部侍郎。曾著有《肃皇外史》四十六卷,《御龙子集》七十七卷,《郢垩集》十二卷。《参两通极》系《御龙子集》之一种,清光

  • 恩晖堂诗集

    七卷。清王藻(生卒年不详)撰,王藻字菽原,南通州(今云南盐津)人。王藻生性豪迈,胸次磊磊,每有所感便发乎诗,故其诗多爽气有逸情。书中有陈奂、杨廷咸丰年间所作序,该集有诗三卷,帖体诗三卷,律诗一卷。其中

  • 西疆交涉志要

    六卷。清钟镛撰。钟镛,字声叔,生卒年不详,浙江钱塘(今属余杭)人。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钟镛坐嫌下狱,遂遣戍新疆。清季中俄交涉,多趋重东北,故东三省之事,著述较丰,而新疆边况罕有记注。钟氏为“资

  • 愚斋反经录

    十六卷。清代谢王宠撰。谢王宠字愚斋,陕西人。全书主要论述儒家为学之道及易理、性理之说等内容。其中卷一至卷四为“论语尊注解意”,卷五为“《小学》、《大学》、《中庸》、《孟子》指要四种”,第六卷为“《孝经

  • 庸言录

    无卷数。清姚际恒(1647-约1827)撰。姚际恒字立方,号首源,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姚际恒一生喜读书,治学甚勤,曾从事《九经通论》的撰述,越十四年而成,敢于批评前人不敢怀疑的经书。著有《好古堂书目

  • 周易补注

    四十一卷。清末段复昌撰。段复昌字烰,衡阳人。此书欲广辑古注,补前人所未及。除古易注疏外,凡史汉及子书中有释《易》之处,全部收入,其份量较李鼎祚《周易集解》滋多。又所辑易注,以汉魏六朝诸儒之理数和易象为

  • 樗庵先生集

    七卷。明王晔撰。王晔字韬孟。江苏金坛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任江西吉安府推官。选授南京吏部给事中,迁山东武定兵备佥事。此集文五卷,诗及日录各一卷。卷帙与《千顷堂书目》所载同。过庭训

  • 各国交涉公法论

    十六卷。英国Phillimore撰。英国傅兰雅口译,清俞世爵笔述。是书原名《国际法注解》,共有十二卷:初集四卷论“国与领土”,二集四卷论“平时公法”,三集四卷论“战时公法”。咸丰四年(1854)初刊,

  • 易林疑说

    无卷数。明杨瞿崃撰。瞿崃名一作启新,字稚实,福建晋江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官至江西提学副使。瞿崃之父曾著《易经蒙筌》,没有写成就去世了。瞿崃录其家学,考索诸家,有疑即为之说,故名曰《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