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临春阁杂剧

临春阁杂剧

清吴伟业(1609-1672)撰。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今属江苏)人。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官国子监祭酒等。事迹参见《梅村集》条。吴伟业在戏曲创作方面也有一定贡献,主要剧作有杂剧《通天台》、《临春阁》、传奇剧《秣陵春》等,均署名灌隐主人。《临春阁》一剧写主人公谯国夫人洗氏,以妇女之身,任岭南节度使,凡岭南岭北之刺史,以至缅甸、真腊等国,皆服之。陈后主嘉其功,欲升任之为岭南都护府大将军,命贵妃张丽华草诏书,召洗氏至临春阁赐宴,而命狎客江总、孔范及张贵妃、女学士袁大舍陪席。翌日张贵妃与洗氏及袁学士共赴青溪山下张女郎庙中听庐山智胜禅师讲经。禅师知陈将亡,暗喻其意,且谓洗氏曰:“他日至越王台下,当知此意。”洗氏与张贵妃作别,归岭南。未几,闻隋兵攻江南,洗氏起义兵赴江南,途中宿营于越王台下,夜梦张贵妃来,叹语悲运,醒得急报,江南失陷,后主出降,张贵妃及孔贵妃均已自缢。忽有一僧来投书,拆视之,则为智胜禅师所题之诗,点示玄机者,洗氏乃解甲,遣散诸军,入山修道。此剧亦为哭明亡之作,似以陈后主比明福王者。此剧缺乏生动景致,非佳构,要之吴伟业之诸作,词曲固佳,以此剧而言,则非成功。但以时代背景观之,不胜感慨,令人恻然伤心,固可传之作也。有《杂剧新编三十四种》本、《暖室汇刻》本。

猜你喜欢

  • 古音附录

    一卷。明杨慎撰。杨慎事迹见“俗言”。是书专取古韵异读之字,详考其音义异同,征引颇富。然冗杂而无条理,盖是编乃慎在滇时凭记忆所及随手摘录者也,复见及牵引武断之说时或有之。有《函海》本。

  • 拾遗补艺斋遗书

    五种,七卷。清庄绶甲撰。庄绶甲字卿,庄存与之孙。生卒年不详。以附监生考取州吏目。庄绶甲曾受业于从叔庄述祖,尽通其祖庄存与经学,尤精于《尚书》。遗书所收五种为《尚书考异》三卷、《释书名》一卷、《文抄》一

  • 小雅

    见“小尔雅”。

  • 曹俪笙行述

    一卷。清曹恩编。恩安徽歙县人,官任刑部员外郎。此书所述为其父曹振镛(1755-1835)生平。振镛,字怿嘉,号俪生。安徽歙县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进士,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历任编修、学政、

  • 朗吟阁法帖

    十卷。清世宗雍正(1678-1735)书。清世宗雍正,即爱新觉罗·胤禛,清圣祖第四子,初封雍亲王,康熙末,得隆科多等人的帮助谋得帝位,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雍正即位后用高压手段统治天下,

  • 宝华山志

    十五卷。清刘名芳撰。刘名芳,福建人。详见《南通州五山全志》条。刘名芳与宝华山住持释福聚相识,因纂修此书,而请释福聚参校。福聚,号文海,雍正十二年(1734)诏入京师,主持大法源寺。后被皇帝召见,赐四季

  • 宋史笔断

    十二卷,作者不详,旧本题为“正谊斋”编集。此书主要论述了北宋一代的历史,上自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下至卫王赵昺跳海而死(1279年),共三百二十年的历史,尽管对宋史的论述比较完整,但所论不免有些

  • 石墨镌华

    六卷。附录二卷。明赵崡编撰。赵崡,字子函,周至(今属陕西省)人。万历十三年(1585)举人。赵崡家近汉唐故都,陕西境内多古石刻。崡性好收集石刻,经常自带纸墨访拓;朋友宦游四方所得石刻或拓本,他也广为访

  • 太玄

    见《太玄经》。

  • 笥河文集

    十六卷。卷首一卷。清朱筠(生平籍里见《笥河诗集》条。)撰。此书内容,卷一辑《清正经文勒石大学以同文治折子》等九篇;卷二辑《圣谟广运平定准葛尔恭纪四言诗百韵谨序》等五篇;卷三辑《哨鹿赋》等七篇;卷四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