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丧服辑略

仪礼丧服辑略

一册。附丧服今制表 一册。清华理撰。理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湖南长沙县(今湖南省长沙市)人。按:此书共分二册,第一册是《仪礼丧服辑略》,有自序,序中说到:“《丧服篇》以服为纲,以人为目,言礼服者往往遵用其式。吾乡丁秩臣先生尝谓余曰:‘古人之文、非不详尽、然颇费繙阅,不若以人为纲,书死者于前,而备列生者于后,某人应持某服,一览可知,子盍于暇日编次?乃取经传注疏,及先儒之说胪列成篇,凡五十余条,名曰《仪礼丧服辑略。陋之资,见闻有限,惟冀当代博雅之儒摘其纰缪而订正之。”第二册是《丧服今制表》,也有序,序中说到:“学者不可不知古,尤不可不知今,窃见我朝丧服之制,监元明而损益之。道光四年(1824),续纂《大清通礼》,复加厘正,固已粲然明备。远迈前王,不讲明而切究之,徒拘守先儒训诂,非为下不倍之义,爱遵新例,胪列成表,仍仿以人为纲服为目之意,书死者于前,而备列生者于后,区分九世,以清眉目,取易检寻而已。”按:《仪礼丧服辑略》末题“同治癸亥孟夏”,《丧服今制表》题“癸亥仲夏”,是两编在一年内成书,但《丧服今制表》序后,又有癸酉仲冬之跋,则相去已经十年。上册《仪礼丧服辑略》从国君之丧到为人后者之丧,都按照经传详细列举。只是缌麻章之贵臣贵妾,仍然主张敖继公等人之说,专属于士,殊不合。此贵臣就是斩衰章传之公卿大夫室老士。《通典》引马融说:“君为贵臣贵妾服,天子贵公,诸侯贵卿,大夫贵室老,贵妾谓姪娣”。详加阐述,是马氏对于贵臣贵妾解释得极其清楚,况且传之贵臣是对经之众臣而言,既然称贵臣,就必然有众臣。士之有臣无臣还有待论定,怎能有贵臣、众臣?以《杂记》君于卿大夫比葬不食肉,《服问》公为卿大夫锡衰以居考之,似乎比缌麻要重。《檀弓》悼公之母死,哀公为之齐衰,这都是国君对于贵臣贵妾之丧。待遇之礼,敖氏等人,专属之士,只是为了申明天子诸侯于臣无服之论,这是只见秦汉之尊君,而不知三代之君臣一体。康成也迁就无服之说,就想属之大夫,自然不如马氏之得其宜,而且马氏决不是初创此说,也必然有相传之家法。《丧服辑略》后面附有《丧服杂说》,颇有为后代加重丧服辨护之意。但洪武改嫡子之斩衷为期,而加庶母之服至期,则实在不是太子所能堪,因此,有懿文之薨,而酿燕王之祸。制礼重在准情,长子自然应当与众子稍微有所不同。至今乡闾族大者,仍然大多把长房之举动当作准绳,这似乎应当厘正。是书又申明嫡母在,应当为生母服,以及辩驳伯叔父之妾应当称庶伯叔母,不可无服之说,也极有独到见解。下册是《丧服今制表》,从男子之丧到为人后者之丧,略仿《律例服制图》,而更加详细。附衰冠杖履之制,乾隆定兼祧,道光重修通礼更定者,都已经搜入。也见究心礼制,但间附按语以表张氏之见,历举《大清通礼》无明文者,谓姑阙之。大概其意也有待于议礼者之增补,用意可嘉。此书有同治年间刊本。

猜你喜欢

  • 平山冷燕

    二十回。原刻本不题撰人,有天花藏主人序,观其内容实为作者自序。后来刊本有题“荑秋散人”、“荑狄散人”、“荻岸散人”、“夷荻山人”者。清代有人认为作者是康熙年间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张匀或张劭,但证据不足

  • 石村画诀

    一卷。清孔衍栻撰。孔衍栻字石村。今曲阜(今山东曲阜)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此书记自己作画之法,并无特色。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

  • 纂图方论脉诀集成

    四卷。不著撰人。此书系元刊本。书中杂采通真子、张洁古、云歧子、池大明、成无己、杜光庭诸家之说,为之作注。因脉附方,不加变通。书题为“纂图”,但并无图说。书无序跋,难考作者。可作为研究元代医籍刊本参考资

  • 南诏野史

    一卷。旧本题昆明倪辂集,成都杨慎标目,滇中阮元声删润。倪辂字玉汝,号鸿宝、园客,一作倪元璐(1593-1644),明浙江上虞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授编修。崇祯元年(1628)疏论东林非邪党,乃

  • 关中书院讲义

    不分卷。清孙景烈撰。孙景烈字孟阳,号酉峰,陕西武功县(今陕西武功)人。官翰林院检讨。景烈主讲关中书院凡三,因此其讲义独关中为多。景烈倡关学,全在四书;翼朱子,全在集注;一生精力,又全在《关中书院讲义》

  • 汉武梁祠画像题字补考

    一卷。清陈培寿撰。陈培寿,字辅青,江苏丹徒人。瞿中溶已著有《汉武梁祠画像考》,陈氏在瞿书的基础上又作补考。有石印本传世。

  • 读四书大全说

    十卷。清王夫之(详见《四书考异》)撰。是书析理极精,认为《四书大全》所引朱子之说,有绝非出自朱子,而为门人所假托者;有的为朱子之说,而也不可从者;有意甚是,而说不详者。而诸儒之说,又互有是非,皆为剖辨

  • 南华经

    见《庄子》。

  • 梅边乐府

    一卷。清孙景贤(生平详见《龙吟草甲乙集》)著。其旧友编修孙兆玮遵其嘱,将其手编的《梅边乐府》付梓,并为之作序。书中所收的词、曲清奇隽永,缠绵悱恻,如《调寄菩萨蛮·咏故宫白牡丹》:“年年花似雪,寒尽心头

  • 画说

    ① 一卷。明莫士龙撰。莫士龙字云卿,后更字廷韩。华亭(今上海松江县西)人。万历年间以贡入国学。书中论画以李成为北宗,以王维为南宗。又认为有轮廓无皴法谓之无笔,有皴法无轻重、向背、明晦谓之无墨。此论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