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何博士备论

何博士备论

二卷。宋何去非撰。何去非字正通,福建浦城人,生卒年不详。据《宋史翼·文苑传》载,累举进士不第,元丰五年以特奏名廷试。考官曾巩称其所论用兵之要,非通儒硕学不能及。神宗览而异之,后数日神宗御集英殿赐第。除右班殿直、武学教授,使校《兵法七书》,书成奏御,改武学博士,迁左侍禁。元祐四年,以苏轼荐,换承奉郎。五年出为徐州教授。苏轼又复奏进其所撰《备论》二十八篇,荐为馆职,未果。后为杭州富阳县知县,庐州通判等官,卒年73岁。是书即苏轼奏进之本,轼称二十八篇。今本存二十六篇,佚二篇。何去非本以对策论兵得官,故书中皆评论古人用兵之作。上卷十论,首《六国论》,次《秦论》、终《汉光武论》。“其文雄快踔厉、风发泉涌”(《四库提要》)。昔老苏作《六国论》,咎六国之赂秦。苏辙作《六国论》,咎四国之不救。去非所论,兼括二苏之意,旨意相近,故苏轼屡称之。《汉光武论》中云:“师不必众也,而效命者克;士无皆勇也,而致死者胜。”重视军队质量,顾宋代冗兵冗将,每战必北,此论无疑是发聋振聩,弥足贵也。下卷十六论,起《魏论》,终《五代论》。品评历史人物不囿旧说,颇多精论。洵如苏轼所评:“其论历代所以废兴成败,皆出人意表,有补于世”(卷首《何博士备论荐状》)。此书有明穴砚斋抄本,清黄丕烈、钱天树、黄廷鉴跋,现藏北京图书馆。军事科学院图书馆藏有清嘉庆庚午(1810年),嘉庆十六年(1811年)留香室刊本。此外,河南、云南两省图书馆皆有藏清刊本。丛书中也有收录,如《子书百种》本,《曾氏丛书》本、《兵法汇编》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吕氏春秋集释

    二十六卷。清许维遹(生卒年不详)撰。《吕氏春秋》为我国最早之系统的私人著作。有清一代,学者整理古书,对《吕氏春秋》之整理所得,分散于诸书之中,读此书时,苦难利用。许维遹乃遍搜众说,成《吕氏春秋集释》,

  • 四书说剩

    一卷。清黄之晋撰。黄之晋字铁禅,江苏丹阳(今同)人。官至江西知县。书中有与胡绍勋、夏燮善商榷语。黄之晋精于训沽,故书中详于字义。如“恂恂如也”的“恂恂”,“乡也”的“乡”,“盖阙如也”的“盖”,“夫子

  • 鲁王纪事

    见《航澥遗闻》。

  • 目录学

    二十卷。清耿文光撰。耿文光(约1869-1939),字斗垣、西山,号苏溪渔隐,灵石(今山西介休)人。其父曾为书商,家多藏书,光绪年间以万卷精华楼藏书编成解题书目《万卷精华楼藏书记》。此书虽然名曰“目录

  • 经义积微记

    四卷。清姚晋圻撰。晋圻,字彦长,罗田(今湖北罗田县)人。首有晋圻自记,末有王葆心跋。记称言积者为尚有待于后来补充,跋谓晋圻之学受之于刘文怀,此记以捍卫师说为己任,乃是昔日在讲舍之作。书中以说礼制者居多

  • 莲心室遗稿

    一卷。清俞富仪撰。俞富仪,生平不详,字宝娥,安徽婺源人,俞祖声之女,沱口郎传仁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民国初年刻本,书前有胡廷圭序言,江峰青、俞振书等题词,江峰青为其写有小传,其弟俞庸升写有节略,书后有

  • 石钟山志

    十六卷。清胡传钊撰。胡传钊,字丽樵,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官江西知府。石钟山在湖口县有二。县治南为上石钟山。县治北为下石钟山。距县治各一里。两崖相对,壁立数百仞。隔九江郡六十里。《石钟山志》光绪九年(

  • 金陵丛刻

    十五种,三十九卷。清傅春官编。傅春官,江苏江宁人。生卒年不详。清代,各名都大邑,有刊刻乡贤著作的风气,以江、浙一带尤盛。此丛书收江宁、上沅两县清代学者著作,以有裨实用、不尚空谈为依据,多为解经补史之作

  • 因领录

    一卷。明唐枢(详参《宋学商求》条)撰,其婿吴允恭编。此书专辑唐枢讲学往复书札。词义诞谩,多涉佛理。费攀龙为此书作序称:“初述神体以揭其要,末纪十谛以示其全。”书末吴允恭跋中亦称:“此吾师与门弟子相为应

  • 筹算

    二卷。清梅文鼎(详见《历算全书》)撰。这是一部介绍西洋纳皮尔算筹用法的专著,写于1678年。初稿为七卷,梅珏成在编辑《梅氏丛书辑要》时精简为二卷。原术为直筹横写,为了与西方笔算横式书写相适应,《筹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