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全蜀艺文志

全蜀艺文志

六十四卷。明周复俊(1496-1574)编。周复俊字子吁。昆山(江苏)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历官工部郎中,云南布政使等。宋代庆元年间,四川安抚使袁说友属知云安县程遇孙等八人,曾编有《成都文类》五十卷,其书所收尚欠完备。明代嘉靖间,周复俊官四川按察司副使,博采汉、魏诗文有关于蜀者,汇为本书。本书网罗周密,极为赅洽。如所载宋人罗泌所撰《姓名谱》、元人费著所撰《古器谱》等书,多有失传。又如李商隐《重阳亭铭》,为卷帙浩繁的《文苑英华》所未录,李商隐本集亦失载;而清徐树谷笺、徐炯注《李义山文集笺注》,就是依据本书补入的。诸如此类,则有效地保存了文化遗产,足以资考。本书在诸篇之后,还间附周复俊的按语。如汉初平五年周公礼殿记载洪适隶释,并载史子坚隶格;详略异同,彼此互见,亦颇有所辨证。但其中如曹丕告益州文与魏人檄蜀文,伪词虚煽,颠倒是非,于理可以不录;却以体例为重,力主全收,况且在篇末不著驳正之论,实为疵瑕。是书有《四库全书》本江陵朱氏刊本等。

猜你喜欢

  • 尔雅草木虫鱼鸟兽名释例

    一卷。近人王国维撰。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作静庵,又号伯隅、观堂,浙江海宁县人。近代著名学者。清末举秀才并留学日本,历任南通、苏州师范学堂教习,并任职学部。辛亥革命后,在诸大学教书,晚

  • 广雅堂四种

    十五卷。清张之洞(详见《书目答问》)撰。四种为《广雅堂骈体文》二卷补遗一卷、《广雅堂散体文》二卷附录一卷、《广雅堂杂著》四卷、《广雅堂论金石札》五卷。上述著作均为张之洞去世后,他人辑理编次。其中《广雅

  • 群书集事渊海

    四十七卷。未著撰者姓名。《明史·艺文志》以为宏治时人偏。可能据高儒《百川书志》所载。考李东阳《怀麓堂集》有此书后序。称国初人所辑,内官监左少监贾性在司礼购而得之。捐赀镂版,病其字在小,募善书者录之,稍

  • 周易纂解正宗

    六卷。清谢复茪撰。谢复茪字菁来,吉水人。其书先列朱子《本义》,以《直解》、《大全》、《蒙引》诸家之说各系于其下。他的儿子谢能立认为图说不完备,重加纂订,别为一编,附之于后。属私塾讲本之类。《四库全书总

  • 吴菘圃年谱

    一卷。清吴璥(1747-1822)自述。吴璥字式如,号菘圃,浙江钱塘人(今余杭)。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进士,历任编修,侍讲学士,河南布政使、巡抚,河东河道总督,江南河道总督,刑部、吏部尚书,协办

  • 一得山房诗钞

    五卷。清张景阳(生卒年不详)撰,张景阳字梦协,号春台,广东英德人。咸丰十一年(1861)优贡,官增城训导。张景阳胸罗全史,心潜群经,上下五千年,纵横一万里。故其论诗穷源追委,功夫甚大。是《诗钞》分《杂

  • 春秋笺例

    三十卷。首一卷。清赵仪吉(1751-?)撰。仪吉字彦南,一字雪帘,奉新(今江西奉新)人。困于诸生三十年,年五十七始中乡试副榜,为贡生。与族弟敬襄并以经术根柢之学闻于时。壮年喜游学,足迹半天下。嘉庆十九

  • 文忠集

    ① 二百卷。宋周必大(1126-1204)撰。周必大,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原老叟,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教授建康府。孝宗时,除起居郎,兼权中书舍人,除礼部尚书

  • 永州府志

    ①二十四卷。清姜承基修,常在纂。姜承基,字慕庵,盖平人,曾任永州府知府。常在,道州人。永州之名,始于唐代。清康熙年间,姜承基任县令后,殷殷于察吏安民,征文考献,搜得旧志残简,与同郡属僚共相参订,三易寒

  • 唐四僧诗

    六卷。不著编者。此集共六卷。所录皆为唐僧人之诗。包括《灵澈诗》一卷、《灵一集》二卷、《清塞诗》二卷、《常达诗》九卷。据《书录解题》载《灵澈诗》、《灵一集》,皆一卷,而《清塞诗》与《常达诗》皆失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