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云山馆法帖
一卷。清吴公谨(生平详见《月轮山寿藏记》)辑。此帖是摹刻明代祝允明的《成趣园记》。按其自题所说,原祝允明真迹藏于黄小松司马家所藏,孔谷园将其刻入《玉虹楼鉴真帖》,吴公谨是在孙东雅孝廉家见孔刻,觉其一二波磔少失神韵,于是重刻之。此帖不著卷数,帖首有翁方纲隶书“宝祝”二字,后又题《七绝》五首。是其乾隆五十七年(1792)任山东学政时为黄小松所题。吴公谨此帖刻拓之精,超出《玉虹楼鉴真帖》之上,题跋也很可观。有钱塘吴氏本。
一卷。清吴公谨(生平详见《月轮山寿藏记》)辑。此帖是摹刻明代祝允明的《成趣园记》。按其自题所说,原祝允明真迹藏于黄小松司马家所藏,孔谷园将其刻入《玉虹楼鉴真帖》,吴公谨是在孙东雅孝廉家见孔刻,觉其一二波磔少失神韵,于是重刻之。此帖不著卷数,帖首有翁方纲隶书“宝祝”二字,后又题《七绝》五首。是其乾隆五十七年(1792)任山东学政时为黄小松所题。吴公谨此帖刻拓之精,超出《玉虹楼鉴真帖》之上,题跋也很可观。有钱塘吴氏本。
二种,二卷。清史致准(详见《尚书绎闻》)撰。二种为《尚书绎闻》一卷、《读左评录》一卷。两种本辞典均有专条介绍,可参阅。有光绪年间刊本。
十二卷。旧本题梁溪流寓李药师撰,但不详其生平事迹。书中自序中称:唐朝李靖以三等法教士,故亦以三等法治病。此书分为十二门,皆为论医目之法,故曰“金鑱”,为取佛书金鑱刮眼之义。
十七卷。明孟洋(1483-1534)撰。孟洋,字望之,一字有涯,信阳(今河南信阳县)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除行人,选为监察御史。因劾张璁等下狱,谪桂林教授,迁汶上县知县,并升佥事参政,拜为
一卷。清瞿中溶编撰。瞿中溶,字木夫,江苏嘉定人。书中著录虎符十二,鱼符六,龟符一,共十九件。本书所著录各符,附有图,图后有考释,考释后还附有瞿中溶的短记。但虎符中的济阴太守、五原太守、驺男三符,只有考
二百三十六卷。明陈仁锡编。生平见《古文奇赏》条。此编以经、史、子、集分部。但所配多不恰当。如《水经》属地理,当列于史。《太元》当列于子部。乃因其以经为名,遂列于经部。而《左氏春秋传》反列诸史。又芟削《
五十二卷。清王相(?-1851)辑。王相,号惜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王氏家族自清代顺康至嘉道二百年间,文章科第显于浙中。除王益朋曾有专集行世外,余大都散佚,王相于道光年间,广为搜罗散失,整理成诗文
十六卷,首一卷。清沈渊修,孙中翘、李铣等纂。沈渊,山阴人,岁贡,康熙四十四年(1705)任金乡县知县。考金乡县志创修于明。康熙十二年(1673)邑令付廷俊再修。沈渊任县令后,以邑志又已四十余年未修,因
二十六卷。明单宇撰。单宇,字时泰,号菊坡,临川(今江西临川)人,生卒年均不详。正统末进士。侯官知县。好学有文名,以慈惠闻。是书收集辑录了古今论文之语,编次成帙,分二十六门。每门一卷。论诗二十四卷,论四
一卷。元吴莱撰。吴莱(1297-1340),字立夫,本名来凤,浦阳(今浙江浦江)人,延珮间因举进士不第,隐居深山,钻研经史。著有《渊颖吴先生集》、《尚书标说》、《春秋世图变》、《唐律删要》等11种,纂
一卷。清王国维(1877-1927)撰。王国维,初名国桢,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清代秀才,自幼敏慧,有才名。十六岁入杭州崇文书院学习,与同邑陈守谦、叶宜春、褚嘉猷交好,号称“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