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保生碎事》。
不分卷。清于鬯(1852-1909)撰。于鬯,字醴尊,号香草,南汇(今上海市)人,幼慧颖勤勉,长博学多才,生平致力于经学研究。光绪二十三年(1897)拔贡授直隶州州判,以母高龄,绝意仕进,后荐经济特科
十二卷。宋袁燮(1144-1224)撰。燮字和叔,号絜斋,两浙路鄞县(今属浙江省)人。南宋经学家、文学家。淳熙辛丑(1181)进士,官至显谟阁学士,卒谥正献。燮少时以名节自期,任礼部侍郎时,曾与史弥远
二十一卷。清姚之駰撰。姚之駰字鲁斯,浙江钱塘人。康熙(1662-1722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该书收辑后汉书不传于清代的八家,共有《东观汉记》八卷,谢承《后汉书》四卷,薛莹《后汉书》张旸《后汉记》、
《列女传》又名《古列女传》,七卷。汉刘向(约前77-前6)撰。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宗室楚元王刘交四世孙,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历任散骑谏大夫、光禄大夫、中垒校尉等职。成
六卷。明主涣撰。涣字时霖,号毅斋,象山(今浙江省象山县)人,弘治九年(1496年)进士,官至御史,著有《墨池手录》三卷,生卒年不详。《两晋南北奇谈》摘录《晋书》以下八史中琐语杂事、汇编成书。现存明刻本
六十回。题“东隅逸士”编。东隅逸士即吴璇。吴璇字衡章,从一些资料推测,可能是江浙一带人,生卒年不详,约清雍正、乾隆年间在世。《飞龙全传》为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写宋太祖赵匡胤(即“飞龙”)发迹与建国的故事
十卷。明赵枢生(生卒年不详)撰。赵枢生字彦材,徽州(今甘隶省徽县)人。据其子赵颐光后跋云赵枢生所著书,皆无锡顾冶排纂成帙。有内编、外编、遗编、别编、赓(续)编,共三十四卷。此别编十卷,则所撰辑故实。跋
一卷。此书无撰人姓氏,仅存《燕义》第四十七,一卷。其编次首为《记文》、次录《正义》,再次《通论》,后录《余论》。大抵皆录宋元诸儒之说而证释,其自叙所见,则加“按”字,至清代诸儒之说,均未入录。且书内钩
《伤寒论注》六卷,《伤寒论附余》二卷,《伤寒序例新注》一卷,《读伤寒论心法》一卷,《迥澜说》一卷,《时节气候决病法》一卷。清王丙(生卒年不详)撰。王丙字绳孙,号朴庄,吴县(今属江苏)人。贡生,幼年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