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勾股举隅

勾股举隅

一卷。清梅文鼎(详见《历算全书》)撰。勾股术是中算史上重要研究课题,《九章算术》的勾股章中讨论了在勾、股、弦三事中任择其二解三角形问题。后经王孝通、朱世杰等人的发展,由简而繁,代有进展。到了清代,勾股术已扩展到如下十四事之互求了,这就是:勾、股、弦、勾股积、勾股和、勾股较、勾弦和、勾弦较、股弦和、股弦较、弦和和(即c+a+b),弦和较(即a+b-c),弦较和(即c+ba),弦较较(即c-b+a)共十四事。已知十四事中的任何二事解勾股形的问题变化多端。梅文鼎《勾股举隅》就对其中几类问题略举数例以示解题途径。梅文鼎在书中探讨的类型有如下八种:已知勾股积及弦求诸数;已知弦和和与勾股差求诸数;已知弦和较与勾股差求诸数;已知勾弦和与股弦和求诸数;已知勾股积与弦和和求诸数;已知勾股积与弦和较求诸数;已知勾股积与弦较和求诸数;已知勾股积与弦较较求诸数,对每种类型给出二种方法与一种简法。他用图解题,巧妙胜算,道前人所未道,具有首创意义。梅氏这一研究成果后为玄烨的《数理精蕴》、项名达的《勾股六术》一再引用。在具体计算中,梅文鼎创制了一系列算图,利用图形直观性证明了公式(c-b+a)(c+b-a)=2ab、2(c-b+a)(b-a)=2ab-(c-b+a)2、c=c-b+a+(b-a)、c(2a+2b+2c)=(a+b+c)2-2ab,于是将较繁杂的计算问题化归成为简单的勾股问题。在《勾股举隅》中,梅文鼎还用勾股术分析阐述了程大位《算法统宗》勾股章中的“度影量竿”、“隔水量高”两题的立法理由。梅文鼎的工作,将我国勾股术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峰,对陈訏、罗士琳、项名达、吴嘉善等人的勾股术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代中算史家沈康身《勾股术新议》中对梅文鼎的这一工作做了深入研究并给予高度评价。《勾股举隅》的版本有:1795年听彝堂《艺海珠尘》本;《梅氏历算全书》本(即《勾股阐微》之卷二);《梅氏丛书辑要》本(梅珏成在辑此书时对《勾股阐微》卷二、三、四进行删改而成《勾股举隅》一卷《几何通解》一卷);《中西算学汇通》本。现在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及钱宝琮处有藏本。

猜你喜欢

  • 中庸合注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乃剽窃《四书大全》而成,内中于饶鲁等人的论说有所征引。书前有吴澄的序,虽于篇末称为序,篇首却称总说,与序体不符,似拼凑而成。

  • 隰西草堂集

    十二卷。明万寿祺(1603-1652)撰。万寿祺,字年少,一字介若、内景。江苏徐州人。崇祯三年(1630)举人。明亡后隐居浦西。他身著僧衣,自名慧寿,号明志道人,或曰寿道人,而饮酒食肉如故。与阎尔梅合

  • 雷公炮制药性解

    六卷。明李中梓(详见《内经知要》)。此书为本草类著作,为李氏博采诸家本草之长,结合临床经验,于崇祯二年(1629)撰成。全书共分金石、果、谷、草、木、菜、人、禽兽、虫鱼九部,载药三百二十三种。金石部为

  • 西游原旨

    见《西游记》。

  • 礼记王氏注

    二卷。魏王肃(详见《丧服经传注》)撰,清马国翰辑。其注《礼记》,《隋唐志》合并为三十卷,现在已经散失。马国翰根据孔氏《正义》、陆氏《释文》、杜氏《通典》及裴氏《史记集解》等书所引,辑录成二卷。考肃说《

  • 春秋名字解诂

    二卷。清王引之(详见《经义述闻》)撰。王引之是清代著名经学家,精通小学。他用小学说经,用小学校经,因声音以审文字,因文字以察训诂,往往见解独到。他认为训诂的关键在于声音而不在于文字,声音相近往往文义相

  • 桓范世论

    见《世要论》。

  • 比较文法

    黎锦熙撰。黎氏生平著述,见《新著国语文法》。是书以“实体词七位”的体系来支配《马氏文通》,审查其例句,批判其说法。主要以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相比较,也兼及英语、日语等外语。开创了比较文法研究的先例,对古

  • 陔余杂著

    一卷。清陆春官(生平不详)撰。是书汇录春官平生著作,内容包括论说、奏议、书信、语录、言论,十分广泛。版本有民国三年至五年(1914-1916)间上元蒋氏慎修书屋排印《金陵丛书》本,《清史稿艺文志补编》

  • 二王帖

    十卷。明董汉策刻。董汉策,字朝献,生卒年不详,盖为吴江(今属江苏)人。《兼隐斋二王帖》问世后,颇受世人推重,但该帖为木刻,湿燥难调,“过燥则滋腻之态失,稍淫则浸蚀之痕透”,世人抚卷便为此遗憾,故精于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