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医学读书记 续记 静香楼医案

医学读书记 续记 静香楼医案

《医学读书记》三卷,《续记》一卷,《静香楼医案》一卷。清尤怡(详见《伤寒贯珠集》)撰。尤氏在此书自跋中说:弱冠即喜博涉医学,自轩岐以迄近代诸书,或信或疑,辄笔诸简。可见此书乃涉猎群籍、自抒心得之言。上卷言轩岐书,次卷论仲景书,末卷论宋元以来诸书。阐述运气、气血、寒热、脏腑等基础理论,脾气外绝、劳风、结阴结阳、胃脘痛等数十种病证的辨证施治,桂枝汤、麻黄汤、大小青龙汤等二十余种方剂和方论。共八十六条,三万余字。其中通一子杂论辨、喻氏春温论辨、轲氏《伤寒论翼辨》等篇,辨析明确,多有独到见解。后附《续记》,多论杂病,其中如论天符岁会、六元正气等颇为通论。论《素问》、《灵枢》之不同,《素问》传写之误,《甲乙经》之误,王注之误等篇,多援引古籍,有证可据,十分精要,颇有益于后学。其论伤寒,往往于相类证治,求其异同之所以然,分析融贯,启发人之智识。论宋元以后诸名方,疏明其制方之意。于近代张介宾、喻昌、柯琴之书,举其得失,不存门户之见,多属定评,多有精当之处。后附《静香楼医案》,共三十一条,多为内科杂病,简明扼要,言精法纯。徐大椿为此书作序说:于成书沿误者厘而正之,古人聚讼者折而衷之,多读古人之书,斯能善用古人之书,不误于用意,亦不泥于用意,可谓通其意。有光绪十四年(1888)朱氏家塾刊本,《中国医学大成》本。

猜你喜欢

  • 音分古义

    上下两卷,附一卷。清戴煦撰。煦字鄂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其精于算学,善于画,尤勤于律吕。曾辨正七律之说,谓凡神与人以数合,以声昭,然后相应,故以七同神人之数而以律和神人之声。七律七同实涉附会。其与

  • 洹词记事钞

    一卷附明良记四卷。明李鹗翀(生卒年不详)编。李鹗翀,字如一,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县)人。《洹词》本是崔铣所著文集,李鹗翀从中摘取有关论宋朝史事以及明初事迹者共六十一则,其中不涉及记事者一概不录。李鹗翀又

  • 日闻录

    一卷。元末明初李翀(生卒年不详)撰。李翀生平事迹不详。书中记有元顺帝至正甲辰(1364)及至正丙午(1366)年间事,距明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仅一二年,可知其人已入明。又据书中皆称元为国朝,可知

  • 蜀刻本

    八种,十七卷。佚名编。此丛书不知编者,也不著书名,所收清张琦《战国策释地》二卷,见于《宛邻书屋丛书》;唐罗隐《两司书》二卷,见于《拜经楼丛书》;清邵晋涵《南江札记》四卷,已有刊本流传。唯清王筠所著《毛

  • 宋论

    五卷,清王夫之撰。作者生平及年代均见于前《读通鉴论》条。书中作者疑韩通,短李纲,诋苏轼,薄曾巩,不满于司马光,都是偏宕而非不易之论。至于对太祖、亿宗的评论有一些独到之言。论王安石变法因杂引群小而失败,

  • 齐丘子

    六卷。南唐谭峭(生卒年不详)撰。见《化书》条。

  • 帝鉴图说

    无卷数,明张居正、吕调阳撰。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嘉靖进士,任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力主改革弊政,隆庆元年(1567年)进入内阁参预机务,万历元年(1573年)任内阁首辅,在任时

  • 孝经传

    一卷。战国魏文侯(?-前396)撰。清马国翰编辑。魏文侯名斯,亦作都,战国时魏国国君,曾受业于子夏,其著《孝经传》,《汉志》无明文,《隋唐志》亦不载,不知佚于何时。惟《汉志》孝经类有杂传四篇,据王应麟

  • 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

    一百卷。清宝鋆等奉敕编纂。此书时间起自同治元年,终于同治十三年。目的、方法、体例皆同于两朝筹办夷务始末。内容上凡“历年恭奉上谕廷寄,以及京外臣工之折奏,各国往来之照会,书函等件均予收入。”其中多诸家文

  • 清啸阁藏帖

    八卷。清陈希濂、金祐同辑。此帖刻明人墨迹六卷,附瓯香馆书二卷。此帖始刻于嘉庆元年(1796)六月,成于嘉庆三年(1798)冬。此帖收明人文征明、祝允明、董其昌三家书为多。董其昌《项墨林墓志》,文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