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医门法律

医门法律

六卷。清喻昌(详见《尚论篇》)撰。喻氏为防止医生临证之失,于顺治十五年(1658)始撰是书。所谓“法”,系指辨证论治的法则;所谓“律”乃为防止临证失治、误治而给医生出示之“禁例”。故以“法律”名书。全书约二十三万余字。卷一叙述四诊之法及《内经》、《伤寒》证治法则;卷二至卷六以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杂病为纲,分为中寒、中风、热、暑、湿之气、伤燥及疟疾、痢疾、痰饮、咳嗽、关格、消渴、虚劳、水肿、胀病、黄疽、肺痈、肺痿等门,分别阐述其证治。每门之下,先论病因、病理及其演变,次论“法”,再言“律”。而“法”、“律”为全书的重点。全书纲目清楚,论理透彻,尤其是《大气论》、《秋燥论》两篇论文颇有影响。在《秋燥论》中对秋燥独加阐述,对燥之论述,从其邪气生成、病邪性质、致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临床用药一一加以论述,阐明了燥气伤肺的病理变化。因而喻氏用药长于甘寒润燥。强调治燥应当使津液生而不枯,气血利而不涩,道路通而不结的原则。创立了清燥救肺汤。喻氏的这一治疗法则和创立方剂,体现了其对燥病治疗的独到经验,可谓对燥证深刻认识的一大家,其影响久远。《大气论》中,喻氏对“大气”进行阐述,其学术观点对后世很有影响,如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论大气,创立升陷汤等,均与喻氏之倡导有密切关系。喻氏还阐述了胸中阳气的主要作用,故其用药长于辛温通阳。认为人体生理活动,及生长壮老过程,均与人身大气有关。大气即胸中阳气,乃人体活动的基本动力,强调治病不能误伤大气。论文论理颇有见地,深受后人推崇。《四库全书总目》评曰:“盖古来医书,惟著病源治法,而多不及施治之失。即有辨明舛误者,亦仅偶然附论,而不能条条备摘其咎,昌此书乃专为庸医误人而作。”有顺治十五年(1658)刊本,1959年上海科学技术卫生出版社铅印本,《四库全书》本。此书后附《寓意草》一卷。为喻氏所治医案。成书于崇祯十六年(1643)。全书七万一千字。书前有医论二篇,一篇为先议病、后用药,一篇为与门人定议病证。次为喻氏经治医案六十二则。其内容包括就诊时间、姓名、性别、年龄、住址、体型、神情、气色、语言、呼吸、发病时间、治疗经过、服药效果、目前状况、脉象、病位、病因、病机、治疗方法、选方用药以及预后判断等。可见喻氏提出的议病式,内容丰富,理、法、方、药悉备,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对后世颇有影响。书中所记有三十余例伤寒医案,可体现其对伤寒研究的学术思想。此外在书中验案中体现了其对大气、秋燥等认识的基本观点。而喻氏对温病的看法,对以后温病学说的形成很有影响。有崇祯十六年(1643)刊本、光绪三十一年(1905)经元书屋刻本、1959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方山文录

    二十二卷。明薛应旂(约1550前后在世)撰。薛应旂生平详见《四书人物考》(辞目)。是集凡二十二卷。乃应旂自行编定。应旂初宗姚江学派,又入河东学派,以良知为主。大体出入朱熹、陆九渊之间。集中论学瑕瑜互见

  • 春秋毛氏传

    三十六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先儒之说《春秋》,主要在阐发义例,宋张大亨《春秋五礼例宗》始以五礼总贯《春秋》之事,元吴澄《春秋纂言总例》因之,然皆为草创,粗具梗概而已。此书即采二书之体例,分

  • 湘雨楼词

    五卷。清张祖同(?-1905)撰。张祖同字雨珊,号狷叟,湘(今湖南)人。清代词家。他评近人之词,“语佻意荡”,不可为训。主旨倾于“托兴微妙,寄怀忠爱,意内言外,耐有泳思”(《湘雨楼词跋》)。祖同填词,

  • 鲸背吟集

    一卷。旧本题朱晞颜撰。前有自序,署其字曰世名。序称至元二十八年(1291)泛海至燕京,舟中成七言绝句三十余首。其中有诗云:“早知鲸背推敲险,悔不来时只跨牛。”因《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云:与作《瓢泉吟

  • 龙江集

    十四卷。明唐锦(约1520前后在世)撰。唐铺,字世絅,号龙江,上海人。生卒年不详。弘治九年(1496)进士。授山东东明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刘瑾被贬。瑾诛迁南工部主事,历刑部郎中,出为江西提学副使。

  • 续方言又补

    二卷。清徐乃昌撰。乃昌字积余,安徽南陵县人。光绪甲午(1894年)举人,官江南盐巡道。是书为增补《续方言》及《续方言补正》之作,博稽载籍,遍考《玉篇》、《广韵》、《类篇》、《集韵》以及《颜氏家训》、《

  • 养真室集

    九卷。清王嘉铣(1861-1919)撰。王嘉铣,名如曾,更名嘉铣,字少沂,又字劭宜。铜山(今江苏省徐州市)人,晚号蛰庵。劭宜之父得力于庐陵派,骈体文则承六代之芳润。诗尤深造,得《骚》、《雅》之遗轨。王

  • 节庵先生遗诗

    六卷。清梁鼎芬(1859-1919)撰。梁鼎芬,字星海,号节庵。广东番禺人。光绪二年(1876)年举人,光绪六(1880)年进士,任湖北按察使。1917年与张勋共谋复辟,游说黎元洪,寻求支持,复辟失败

  • 畿辅义仓图

    不分卷。清方观承撰。方观承,安徽桐城县人。由监生补内阁中书,历官浙江巡抚、直隶总督。是书第一册为奏议、凡例、条规、顺天府所属州县义仓图,第二册为保定、正定二府,第三册为河间天津二府,第四册为顺德、广平

  • 饮雪轩诗集

    四卷。清杨泰亨(约1880前后在世)撰。杨泰亨号理庵,今浙江慈溪县人,生卒年不详。同治四年(1865)进士。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累至通奉大夫。杨泰亨工诗文,精书法。著有《饮雪轩诗集》、《饮雪轩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