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十一经音训

十一经音训

二十六卷。清杨国桢辑。国桢字海梁,四川崇庆人,官至闽浙总督。此书是他任河南巡抚时刊刻的。首有自序及林则徐等人的序,还有刘师陆撰写的例言。书仿甘肃兰山书院所刻之《经训约编》,只是《经训约编》体例未善。例如,除《易经》、《书经》、《诗经》、《春秋经》之外,其他经都不是足本。又旁注所采,多不依本文;上文载评语,有的论及文法,已非说经;句旁又多着圈点,迹近亵经。这些方面,此书都矫正了。此书只以辨反切,训字义为主,对于《易》、《书》、《诗》、《礼记》,则遵从功令,用宋儒传注;《春秋经》则以《左传》为主而参以《公羊传》、《穀梁传》;《周官》则以连氏精义为主,《仪礼》则以吴氏章句为主,参以张氏郑注句读、马氏易读诸说;《尔雅》以邢疏为主,间取姜氏参议、邵氏正义之说;《孝经》用清世祖御注。这些方面都能做到斟酌不苟。诸经之首,别有辑说。称为十一经,是因为减去了《论语》《孟子》这两部人人习见之经。此书虽然谈不上博综,但简而易通,自有胜处。有道光十一年刊本。

猜你喜欢

  • 凤池吟稿

    十卷。明汪广洋(?-1379)撰。汪广洋,字朝宗,江苏高邮人,流寓安徽太平(今黄山)。汪广洋少师余阙,淹道经史,善篆录,工为诗歌。元末举进士。明太祖朱元璋渡江,召为元帅府令史。官至右丞相,封忠勤伯。洪

  • 说文段注签记

    一卷。清王念孙撰。参见《广雅疏证》。是编为匡正《说文段注》而作,虽仅以校勘为范围,却不乏精到的见解。如“韩”字云:“改井垣为井桥大谬。”“砭”字云:“引《山海经注》改‘砥针’为‘砭针’非是。”至于论及

  • 兰芬斋丛书初集

    见《汗筠斋丛书》。

  • 绝妙好词笺

    七卷。清查为仁(1693-1749)等撰。查为仁字心谷,号莲坡居士,宛平(今北京丰台)人。康熙举人,因被讦得罪下狱,八年始释。发愤读书,居天津水西庄,筑板屋称花影庵,藏书万卷,往来名士甚多。有《蔗塘未

  • 春秋疑义

    一卷。清侯廷铨(详见《春秋氏族略》)撰。该书对《春秋》经传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加以考辨,涉及到文字训诂,褒贬义例、人名、地名等。该书有清嘉庆壬申(1812)瑞宝堂精刊本(与《春秋氏族略》、《春秋列国考略》

  • 珍珠舶

    六卷十八回。清徐震(详见《女才子书》)撰。短篇小说集。题为《珍珠舶》,乃与舶载“珊瑚玳瑁”相比附,示珍奇之意。该书序云:“客有远方来者,其舶中所载,凡珊瑚玳瑁木难之珍,璀璨陆离,靡不毕备,故以宝之多者

  • 宜城县志

    ①四卷。清胡允庆修,关宁、尚其志纂。胡允庆,字瑞徵,顺天宛平(今北京丰台区)人,贡监,官宜城知县。关宁,字幼安,号龙涡,本县人,拔贡,官广西平乐通判。尚其志,号岘南,本县人,拔贡,官安徽婺源县丞。县志

  • 五代两宋监本考

    三卷。清王国维(1877-1927)撰。王国维,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清末民初著名学者、历史学家、目录学家。平生博览群书,治学广泛,于经史、文学、哲学、教育、文字声韵、训诂、目录学、校

  • 所愿学斋书钞

    六种。清沈梦兰(生卒年不详)编。沈梦兰字古春,乌程(今属浙江省吴兴县)人。沈氏博通诸经,尤深于《周礼》。所收六种为《周易学》、《毛诗学》、《尚书学》、《周礼学》、《孟子学》、《五省沟洫图说》。其中《五

  • 药方论

    见《伤寒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