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千字文汇编续编

千字文汇编续编

共四卷。其中《汇编》三卷,《续编》一卷。清德保(生卒年不详)编。德保,满洲正白旗人,姓索绰络氏,字仲容,一字润亭,号定圃,又号庞村。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庄。著有《乐贤堂诗文抄》。是书系取梁周兴嗣《千字文》、清彭元瑞《恭跋御制全韵诗千字文》、吴省兰《恭庆皇上七旬万寿千字文》及明黄祖颛《别本千字文》四种汇编而成。按:彭元瑞(生卒年不详)字掌仍,一字辑五,号云楣,南昌人,乾隆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卒谥文勤。吴省兰(生卒年不详)字泉之,南汇(今属上海市)人,乾隆举人,历官工部左侍郎,侍读学士,与其兄吴省钦齐名,辑刊《艺海珠尘》八集。黄祖颛(生卒年不详)字顼传,娄东人,所作《续千字文》,明董其昌、清梁国治皆有传书之本勒石,是编著款阙名,惟以书人董氏标题,失之考索。前编三卷,卷首《自叙略》云:“周侍郎次为《千文》,千余年而有彭司农,又不数年而有吴太史,各以千字而重排之,其体一而意各有属,其字一而文各成家。周君固不世才,而二公以文章报国,竭其心思,愈用而愈出,愈出而愈奇,三文鼎峙,并称绝调。爰合三文汇为一册,付之梓人,以公海内同好,亦奇文共欣赏之意云。”其时当乾隆辛丑(四十六年)初秋。续编《跋略》云:“辛丑秋,既取梁代周兴嗣所撰《千字文》,并近年云楣彭大宗伯,稷堂吴太史各重排千文汇刻成编,而于董香光宗伯所书《千文》则未之见,今得此编,亦是仍周君《千字》而重刊者,工雅浑沦,毫无痕迹,惟作者何人,竟无可考。”是编有乾隆精刻本。

猜你喜欢

  • 西涧文集

    十六卷。明熊直(约1414前后在世)撰。熊直字敬方,吉水(今江西吉水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永乐中,举应天府乡试《春秋》第一,入太学,因自己未入仕途,以子熊既官贵,赠以右都御史。著有《西涧文集》。是集凡

  • 疗马集

    四卷,附录一卷。明喻仁(生卒年不详)、喻杰(生卒年不详)同撰。又作六卷。喻仁字本元,号曲川,喻杰字本亨,号月川,南直隶六安州(今安徽六安)人。二人均为当时著名兽医。此书内容四卷本(丁宾序)和六卷本(许

  • 礼义答问

    一卷。南朝齐王俭(详见《丧服古今集记》)撰,清马国翰辑。是书据《南齐书》、《礼志》、《舆服志》所载辑,盖在制定新礼之前王俭议礼之作。本《传》谓王俭长礼学,谙究朝仪,每博议证引先儒,罕有其匹者。既非与人

  • 定庵年谱稿

    一卷。清黄守恒辑。守恒字顽公,清末浙江嘉定人,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此谱系据文集中有关龚自珍事实,参以赵烈文《落花春雨巢日记》,排比年月而编成,较吴昌授所编龚氏年谱简略。有宣统元年(1909年)邃汉斋铅印

  • 书经说

    四卷。清陈世熔撰。此书说今、古文,认为古文并没有把《舜典》和《大禹谟》分开,今文也没有把《顾命》与《康王之诰》合在一起,这都是刘歆的《七略》把它们搞乱了。汉哀帝初年,刘歆领校秘书,阿附王莽,凡所窜改的

  • 楚辞

    七卷。战国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撰。屈原,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楚国贵族,伟大爱国诗人。在怀王时,曾任三闾大夫、左徒。学识渊博,为人忠贞耿直,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

  • 双溪集

    ① 十五卷。宋苏籀(生卒年不详)撰。苏籀字仲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辙之孙,苏迟之子。其生平履历不详,曾著有《栾城遗言》一卷,中间辨论文章流别及古今人是非得失,最为详晰。所著《双溪集》中,有上秦桧

  • 周易通义

    十六卷。清庄忠棫撰。庄忠棫字中白,丹徒人。另著有《易纬通义》、《蒿庵遗集》、《静观堂文》等。此书原名《大圆通义》。作者于董仲舒之学十分倾服,欲合《周易》、《春秋》为一,仿《春秋繁露》作此书。其说易本于

  • 老子平议

    一卷。清俞樾(1821-1907)撰。俞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道光三十三年(1850)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晚年讲学杭州诂经精舍。撰有《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

  • 尚书集解

    二十卷。孙承泽(1592-1676)撰。承泽字耳伯,号北海,又号退谷、退谷道人、退道人等。益都(今属山东省)人。因其家世隶上林苑籍,故自称北平人。清代著名学者。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官兵科给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