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南山文剩

南山文剩

三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南山文剩》一书今所见的是由徐显瑞所辑,是从全唐文中录出二十七篇,更据正续藏经增补文十篇、诗三篇而编为三卷。文中有二论,四启、一文、一仪、二铭、二十五序、一状。为道宣所撰原本十卷之残存,故称名《南山文剩》。其中,妙法莲华经弘传序,最为精要,历代释藏皆将其载于法华经首。通过三卷本的《南山文剩》一书,大体可窥见道宣所作遗失本十卷之精要。其言南山一宗,是以大乘教义,释小乘戒相,以十相法印为宗本。此书对研究南山宗佛学很有参考价值。现见有版本是天津刻经处刻本。

猜你喜欢

  • 七修类稿

    五十一卷。明郎瑛(1487-1566)撰。郎瑛字仁宝,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郎瑛博综文艺,是书乃积其闻见而成。分天地、国事、义理、辨证、诗文、事物、奇谑七门,总收一千二百五十七条,约四十九万字。

  • 益雅堂全集

    见《玲珑山馆丛书》。

  • 华泉集

    十四卷。明边贡(1476-1532)撰。边贡字廷实,号华泉,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除太常博士,擢兵科给事中,升太常丞,出任卫先军,荆州知府,累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因人弹劾其纵酒

  • 明辨录

    二卷。清孙承泽(见《藤阴札记》)撰。此书取诸儒批评佛教的言论,汇辑成帙。上卷首载韩愈《原道》及《佛骨表》,而傅奕的奏疏和唐太宗斥萧瑀诏列于后。其余的辨论陆九渊、杨简、王守仁之说亦备记。下册则皆为诸儒辨

  • 橡村集

    四卷。清朱缃(1670-1707)撰。朱缃,字子青,号橡村。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康熙年间候补主事。曾学诗于王士祯,所作诗文合乎法度。朱缃早年夭逝,故其诗骨格未成。本集分四卷:《风香集》、《吴船书屋集

  • 放翁词

    一卷。宋陆游(1125-1211)撰。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八年(1172),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章阁待制。少年时深

  • 青琐高议

    前后集各十卷。宋刘斧(约1073年前后在世)撰。刘斧,字里,生卒年均不可考,生平事迹亦知之不多。人称刘斧秀才,足迹曾遍及太原,汴京,杭州各地,推测他早年时代当在北宋仁宗年间,后期生活当在哲宗赵煦或更后

  • 唐宋元明方言

    一卷。见“方言别录”。

  • 词律

    二十卷。清万树(约公元1692年前后在世)撰。万树生平见《璇玑碎锦》条。此书为纠正《啸余谱》和《填词图谱》及诸家词集之舛异而作。《草堂诗余》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以五十八字之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

  • 久芬室诗集

    六卷。清郑襄撰。生卒年未详。郑襄字赞侯,一字湛侯,湖北江夏人。官安徽全椒县知县。此集凡六卷。自咸丰二年(1852)迄光绪十五年(1889),共存古近体诗八百二十五首。由挚友陈克劬选定。冯志沂评云:“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