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博物要览

博物要览

① 十六卷。明谷泰(生卒年不详)撰。谷泰字宁宇,官蜀王府长史。此书共十六卷,第一卷记碑刻,第二卷记书,第三卷记画、第四卷记铜器,第五卷记窑器,第六卷记砚,第七卷记黄金,第八卷记银,第九卷记珠,第十卷记宝石,第十一卷记玉,第十二卷记玛瑙、珊瑚,第十三卷记琥珀、蜜蜡、玻璃等物,第十四卷记水晶、玳瑁、犀角、象牙等物,第十五卷记香,第十六卷记漆器、奇石。所记多作者之所见闻,虽未能详备,然亦可供文物爱好者之参考。书成于天启中,有明刻本。② 十二卷。清谷应泰(1620-1690)撰。谷应泰字赓虞,号霖苍,直隶丰润(今河北省丰润县)人顺治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等职。顺治十三年(1656),于提督浙江学政佥事任上,延揽学者,搜集史料,编撰《明史纪事本末》,顺治十五年,全书告成刊行。是书为杂品之作。卷首有李调元序,指出凡天下珠玉犀象,可珍可玩之物,谷应泰均作考证,记其名称,考证产地,赏鉴之精,使富商大贾不敢欺世。书中具体内容为:卷一叙述历代鼎器、杂器、铜器的形状、大小、颜色、作用、价值等。卷二叙述各种窑器。卷三叙述黄金产地、品种和辨黄金真伪法。卷四叙述自银产地、品种和十三种假银等卷五叙述珍珠产地及其种类。卷六叙述宝石产地、种类、价值。卷七叙述各种玉的产地、颜色。卷八叙述玛瑙、珊瑚、水晶、琥珀、密蜡产地、颜色、辨真伪法。卷九叙述玻璃、琉璃、车渠、玳瑁、犀角、象牙产地、作用、辨真伪法。卷十叙述各种香、木产地、品第、价值等。卷十一叙述石的品种、产地卷十二叙述历代名锦的种类、价值等。有《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知耻斋文集

    三卷。清谢振定(1753-1809)撰。谢振定字一之,号芗泉。湖南湘乡人。乾隆年间进士,官至御史。因巡视东城,焚烧和珅宠奴所乘之车,人称“烧车御史”。后升为礼部员外郎,因劳瘁卒。谢振定少有才,尚气节,

  • 古周易音训

    ①二卷。辑佚书,宋吕祖谦(详见吕祖谦《古周易》条)撰,清宋咸熙辑。《朱子古文周易跋》载有《音训》一篇,乃吕祖谦门人金华王莘叟所笔受。原书久亡佚。朱子之孙鉴附刊于《周易本义》后,此本亦不传,散见于元董季

  •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

    三十八卷。王掞、张廷玉等奉敕撰。康熙三十八年(1699),礼部尚书王掞、礼部右侍郎张廷玉等奉敕撰《春秋传说汇纂》,至康熙六十年始成。康熙《御序》云:“朕于《春秋》独服膺朱子之论。朱子曰:‘《春秋》明道

  • 竹叶舟

    二卷。清毕魏(详见《三报恩》)撰。传奇《竹叶舟》共二十九出,由元人所撰《竹叶舟杂剧》演化而来,其故事情节由写陈季卿之事,转为铺叙晋石崇之事。石崇的故事虽以史传为据,但用虚写之法,而结局尤与史实不符。其

  • 往日生论注

    二卷。元魏释昙鸾(476-542)撰。昙鸾,生于今山西省大同市的雁门,因家近五台山,自小听说了有关文殊菩萨灵异的传说,使幼小心灵对佛教神奇打下深刻烙印。十余岁时,即登山访寻,各见遗迹,依佛教出家。由于

  • 伤寒医鉴

    一卷。元马宗素(生卒年不详)撰。马宗素平阳(今山西临汾)人。从师于刘完素。著有《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伤寒钤法》、《马冠群》、《医悟》等书。此书为马氏根据《素问·热论》的思想和刘完素之说,以驳斥朱肱

  • 嘉鱼县志

    ①三卷,明莫震修,孙允恭纂。莫震,字震威,吴江县人,正统六年(1441)进士,官嘉鱼知县,后升福建正平府同知。县志于明洪武、永乐中奉文修纂,图志期限紧迫,难免遗漏。正统元年(1436),教谕卢陵、刘池

  • 十三科古方选注

    见《绛雪园古方选注附得宜本草》。

  • 孟子章句

    十四卷。东汉赵岐(约110-201)撰。赵岐字台卿,东汉经学家,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赵岐初名嘉,后为避难改名岐,字邠(豳)卿。岐、邠均是古都邑名,周族发祥地,分别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和郇邑西南

  • 湘山志

    ①五卷。清徐泌修,谢允复纂。徐泌,字鹤汀,浙江衢州人,康熙十九年(1680)任全州知州。谢允复字文山,广西全州,孝廉,官参议道。湘山,位于广西全州县西部。清以前,湘山麓有唐至德间修建的湘山寺(今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