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经解汇函二十三种

古经解汇函二十三种

一百二十六卷。清钟谦钧编。钟谦钧,生卒年不详,字云卿,湖南巴陵(今岳阳市)人。官至两广盐运使。汇刻宋、元以前经学家说经之书,始于康熙年间纳兰性德。纳兰性德笃志于经学、史籍,与徐乾学搜集宋元以后诸儒说经之书,刻为《通志堂经解》一千八百余卷。嘉庆、道光年间,浙江嘉兴经学家钱仪吉任教于大梁书院时,因旧籍流传在大梁很少,便出所藏经籍,补刊《通志堂经解》未刊之书,得四十一种,名为《经苑》。此书搜罗宋元以来诸家解经之书汇集而成,而辑刊汉魏已佚之书者则有马国翰、黄奭、洪颐煊诸家。《古经解汇函二十三种》为钟谦钧官两广时所刻。此书似仿黄奭《汉学丛书》的体例,在前人基础上,继续汇刻经解之书,其中《周易》十二种,《尚书》一种,《诗》二种,《春秋》五种,《论语》二种。同治十二年(1873)刻成,版藏于广州粤秀山菊坡精舍。书中自序云:“恭阅《四库全书总目》,自《十三经注疏》上,凡经部著录唐以前之书,尽刻之。唯提要定伪作者不刻,通志堂已刻者不刻,近儒有注释刻入《皇清经解》者不刻。所刻诸书,昔人刊本不一,今择善本,校而刻之。”然入选之书欠精、刻工也太粗糙。目录:宋王应麟集、清惠栋增补补遗、清孙堂辑《郑氏周易注》三卷,吴陆绩撰、明姚士粦辑、孙堂补《陆氏周易述》一卷,唐李鼎祚辑《周易集解》十七卷,唐史徵撰《周易口诀义》六卷,《易纬八种》,《乾凿度》二卷,《坤凿度》二卷,《稽览图》二卷、《辨终备通卦验》二卷,《乾元序制记是类谋坤灵图尚》,汉伏胜撰、陈寿祺辑校《书大传》三卷,陈寿祺撰《前州序录》一卷附《辨讹》一卷,汉韩婴撰《韩诗外传》十卷,吴陆玑撰《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二卷,汉董仲舒撰、清凌曙注《春秋繁露》十七卷,晋杜预《春秋释例》十五卷,唐陆淳纂《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十卷,《春秋微旨》三卷,《春秋集传辩疑》十卷,魏何晏集解、梁皇侃义疏《论语集解义疏》十卷,韩愈、李翱同注《论语笔解》二卷,魏郑小同撰《郑志》三卷、附补遗。有清同治间刻本行世。

猜你喜欢

  • 骖鸾吟稿三种

    三卷。清张祥河(约1853前后在世)编。张祥河生卒年籍贯不详。道光二十四年(1844),张祥河官中州臬使,春间奉命承宣粤西。昔宋范成大,田紫垣出帅广右,取韩愈《骖鸾仙去诗话》,综其所历作曰《骖鸾录》。

  • 后山诗注

    十二卷。宋陈师道撰。任渊注。任渊,生卒年不详,字子渊,新津(今四川新津县)人。绍兴元年(1131),以文艺类试有司第一。官至潼川宪。任渊生南北宋间,去元祐诸人不远,对同时所周旋者亦能一一知其始末。故所

  • 南宋名臣言行录

    十六卷。明尹直撰。尹直生平事迹见《名相赞》条。《南宋名臣言行录》一书本是为接续南宋学者朱熹的《名臣言行录》而作,录陈俊卿以下123人事迹。书前有弘治十六年(1503)自序。但该书和朱熹《名臣言行录》例

  • 论语拾遗

    一卷。宋苏辙(1039-1112)撰。苏辙字子由,北宋著名学者、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弟,苏洵子。辙乃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嘉祐二年(1057)登进士第,官至翰林学士、门下侍郎。谥号文

  • 武陵山人遗书

    十二种,二十四卷。清顾观光撰。顾观光字尚之,金山(今属上海市)人,生卒年不详。诸生,屡试不第,世业为医。博通经史百家,尤潜心于古今中外天文历算之术。顾氏除本丛书外,尚有《顾氏推步简法三种》(收《甲子元

  • 后知不足斋丛书

    八函,七十六种,一百七十一卷。清鲍廷爵编。鲍廷爵字叔衡,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官至浙江候补知县。鲍廷爵的父亲鲍振芳也是一位藏书家,收集古籍甚勤,鲍廷爵承其父志,继续收集古籍,进行校勘,成《后知不足斋

  • 治禾纪略

    五卷。清卢崇兴撰。卢崇兴。字斗瞻,广宁(今属广东)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二年(1663),卢崇兴任嘉兴知府,不久迁台州巡道。于是辑录其在郡时移文、条约、谳语,及嘉兴百姓挽留状牒,编为此书。嘉兴古称禾兴,

  • 通鉴辑览

    即《御批通鉴辑览》。

  • 方舟经说

    六卷。李石(1108-?)撰。李石字知几,号方舟,资阳(今属四川)人,南宋经学家。少从苏符游学,绍兴进士乙科,为成都户。绍兴二十九年(1159)赵逵荐为太学博士,因直性径行,不附权贵,后罢为成都学官,

  • 复斋易说

    六卷。赵彦肃撰。彦肃字子钦,学者称复斋先生,南宋池州建德(今安徽东至)人。生卒年不详。从学于陆九渊,读书广博。著有《复斋易说》、《广杂学辨》、《士冠礼婚礼馈食图》。彦肃认为先圣以画作《易》,后圣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