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明顾谅(生卒年不详)撰。谅字希武,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人,西村乃其别号,洪武中以荐为无锡县教谕。该书所录,皆关于修省之论。《四库全书总目》谓其“大旨醇正,词亦平近易晓,然持论未免稍迂”。此书一
六卷。宋米芾书,不具刻者姓名。米芾生平详见《画史》。此帖共收米书六卷,以礼、乐、射、御、书、数六字分卷,内容十分丰富,因其卷有董香光及王觉斯等题跋,故疑刻在清初。此法书虽笔法、气势与郁冈斋刻本等相去甚
四卷。清李赓芸(1754-1827)撰。李赓芸字生甫,嘉定(今上海市嘉定)人。慕许慎之学,自署许斋。乾隆进士。知浙江孝、丰等县,嘉庆间累官福建布政使。李赓芸淹贯经史,通六艺,精三礼,著有《稻香吟馆诗文
一卷;《枕上语》,一卷。宋施清臣(生卒年不详)撰。施清臣号东洲,自称赤城散吏。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为南宋淳祐(1241-1252)间人。此二书所记,以佛教、道教为宗旨,杂以儒学道理,阐发三教融会为一之
八卷。近代叶德辉撰。参见《说文段注校三种》。此书将《说文》“读若”之字一一录出,加以考证,以发明古字通假之奥。所谓“读若”,包括“读如”、“读与某同”,是《说文》为字注音的术语。叶氏自序称:“一字之音
七卷。清李符(1639-1689)撰。李符,本名李符远,字分虎,号耕客,又号桃乡,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李绳远、李良年之弟,时称“三李”,并有诗名。早年受知于曹溶,得读其藏书,又与朱彝尊等结诗社,学问
三卷。元和斯辉撰。和斯辉,又作忽思慧,生卒年及籍贯均不详。延祐年间曾任饮膳太医,著有《饮膳正要》一书。是书主要记载和氏任饮膳太医期间,取进献给皇帝的奇珍异馔、汤膏煎造及各家本草、名医方术和每天所用的粮
二十卷。清席启图(生卒年不详)撰。席启图字文舆,震泽(今江苏省吴江县)人,官至内阁中书。《畜德录》是席启图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集取周秦以来迄于元、明时期嘉言善行,共分二十一类,附以著者评论。取前言往行
四卷。清赵良撰。良字肃徵,号肖岩,安徽泾县人,生卒年不详。乾隆进士,官内阁中书。性孝友,立身先行谊,不务科名,著有《读春秋》、《读诗》、《读礼》、《读易》、《肖岩文抄》等书。是书卷一至三就某章某句释其
一卷。明郑洛书(1498-1536)撰。郑洛书,字启范,号思斋,莆田(今属福建)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提督南直隶学政。事迹附见于《明史·解一贯传》中。本书前无序,后无跋,谁所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