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宋八大家文抄

唐宋八大家文抄

一百六十四卷。明茅坤(1512-1601)编。茅坤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属浙江吴兴)人。嘉靖进士,官至广西兵备佥事。古文功力尤深,又喜欢谈兵。尤其是他刻意模仿司马迁、欧阳修文体,最推崇唐顺之。迁大名副使,尝提兵戍倒马关,总督杨博视察其营垒时,叹为奇才,推荐于朝,为忌者所害,落职而归。著有《白华楼藏稿》、《续集》、《吟稿》、《玉芝山房稿》、《耄年录》、《徐海本末》《浙省分署纪事本》、《唐宋八大家文抄》、《史记抄》。此编为唐宋散文总集。因明人唐顺之所著《文编》,于唐宋部分除韩、柳、欧、三苏、曾、王八家外,无所取。故茅坤选此《八大家文抄》。考明初朱右已采录韩、柳、欧阳、曾、王、三苏之作为《八先生文集》,实远在茅坤之前。然而朱右书今无传,惟有茅坤此集,为世人所传习。其中韩愈文十六卷,柳宗元文十二卷,欧阳修文三十三卷,附五代史钞二十卷,王安石文十六卷,曾巩文十卷,苏洵文十卷,苏轼文二十八卷,苏辙文二十卷。每家之前各有引语,说明作者散文的特色及在散文史中的地位。后列作者本传。在选文题目之下,列有短语,提示该文之要旨及特色。万历中,茅坤的孙子茅著,复为订正重刊,始以茅坤所批五代史附入欧文之后。今所行者,皆茅著重订本。因八家全集浩博,选本疏漏在所难免。虽集中评语所见未深,然亦足为初学者之门径。对后世影响极大,“唐宋八大家”之称即由此而起。清代桐城派选编《古文约选》、《古文辞类纂》,均以八大家古文为主。有明万历刻本,清坊刻本存世,四库本。

猜你喜欢

  • 宜稼堂丛书

    七种,二百五十六卷。清郁松年编辑。郁松年字万枝,号泰峰,江苏上海(今上海市)人。恩贡生出身,好读书,筑宜稼堂,藏书达数十万卷,道光、咸丰间江南藏书家之善本多归于此。松年亲手校雠,选元明旧本世不多见者,

  • 俗言

    一卷。明杨慎撰。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四川新都县)人,祖籍庐陵(今江西吉安县)。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授翰林院修撰。世宗惇,充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两上议大

  • 重修昭化县志

    四十八卷,清张昭龄纂修。张昭龄,津门人,举人,曾任昭化县知县。昭化旧无志,康熙年间邑贡生吴包符创始纂辑。乾隆五十年(1785)邑令湖北李元谓包符不文,工于附会,更为考核,援陆稼书及康对山、范石湖、杨升

  • 别本尚书大传

    ① 三卷。《补遗》一卷。清孙之騄编。其生卒年不详。之騄字子骏,号晴川,又号南漳子。仁和(今浙江省余杭县)人。清代著名学者。贡生,雍正间官庆元县教谕。性耿介,博学好古,尤专经学。著述颇丰,除编有《别本尚

  • 周易择言

    六卷。清鲍作雨著。鲍作雨字云楼,瑞安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著有《六吉斋诗钞》。作者治易讲求义理,参汇诸家之说,而不在乎是宋学还是汉学。他认为六十四卦皆从乾坤出,坤卦又从乾卦出,乾卦六爻变动,生

  • 留梦阁诗钞

    一卷。清康瑞兰撰。康瑞兰,生卒年不详,字畹滋,山西兴县人。总督康基田之女,孙某之妻。婚后早逝。清代诗人。此书有嘉庆二年(1797)精刊本,《山西通志》将康瑞兰作康蕙兰。

  • 四礼训蒙

    一卷。朝鲜李恒福撰。李恒福生卒年不详,字子常,一字白沙,号弼云,庆州人。书名所言“四礼”指冠礼、婚礼、丧礼、祭礼,“训蒙”即训导童蒙。著此书的最初动因作者自跋说:“余疾夫小子蒙士,每当祭时,登降拜俯,

  • 圣祖仁皇帝圣训

    六十卷。雍正九年(1731)世宗宪皇帝(即雍正皇帝)(1723-1735)编,乾隆六年(1741),乾隆皇帝亲自为此书写了序文刊布。此书分为三十二类,共有一千九百条则。从篇帙上看,为清朝各皇帝圣训之首

  • 孝经养正

    一卷。清吕鸣谦撰。吕鸣谦字吉垣,湖北广济(今广济)人。是书首有李廷箫序,其次为吕鸣谦所撰条议十则,主张推广孝道,须立孔圣教堂,旁设曾子坐位,每逢房虚昴星日,礼拜先师,由教谕训导两宫主讲,绅耆士庶临期来

  • 三才考略

    十二卷。明庄元臣(生卒年不详)撰。庄元臣字忠原,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隆庆二年进士。本书为备科举答策之用。分十二门。皆摭《通典》、《通考》诸书编辑而成。其目录列乐律为策九,而书中却为第六。漕河列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