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鉴

唐鉴

二十四卷,宋范祖禹撰,吕祖谦注。范祖禹(1041-1098),北宋史学家,字淳甫,一字梦得,成都华阳(四川成都)人,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历官龙图阁学士,出知陕州。司马光设局编修《资治通鉴》,范祖禹为编修官,分掌唐史,其间曾居洛十五年,潜心著书,以其所得,著成《唐鉴》一书,书成以后,又授官秘书省正字。哲宗即位,又任《神宗实录》检讨官,后又升至著作郎兼侍讲,以后又迁给事中,兼国史院修撰,为翰林学士,绍圣初,被劾所修《实录》有诋诬神宗之处,明附司马光,后被贬到永州(今湖南零陵),死于贬所。吕祖谦(1137-1181)。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字伯恭。隆兴(1163-1164)时期进士,中博学宏词科,历太学博士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熙三年(1176年),授予秘书郎,预修《徽宗实录》,书成,迁著作郎,领修《皇朝文鉴》(即《宋文鉴》)。他治学主张经世致用,为婺学(即金华学派)代表人物,学者称为东莱先生。著有《东莱集》、《吕氏家塾读书记》,《历代制度详说》等。范祖禹撰写的《唐鉴》一书,上自唐高祖,下迄昭宣,摄取大纲,予以论断,写成十二卷,后来吕祖谦作注,乃分此书二十四卷。此书写成以后,受到世人重视,并给予高度评价,说:“读《资治通鉴》,知司马光有宰相度量;读《唐鉴》,知范祖禹有台谏手段。”但这本书也有它不足之处,如《资治通鉴》把武则天执政时期,单独纪年,而范祖禹的《唐鉴》则把这段时期附以唐中宗。《唐鉴》一书有宋版小字本及元版;明吕镗刊本、弘治十年(1497年)白昂刊本、《金华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女学

    六卷。清代蓝鼎元(1680-1733)撰。此书是一部约束妇女的封建礼教规范,摘录经典、史传中有关内容及格言,按朱熹《小学》体例,分(妇女)“德”、“言”、“容”、“功”四类,书中杂有作者的有关论述。此

  • 乐学轨范

    九卷。朝鲜成伣等撰。伣字磬叔,号慵斋,天顺进士,聪秀好学,为官清正。成宗时奉敕删定乐书,拜礼曹判书,著述颇多,《乐学轨范》为其中之一。此书前有作者自序,后有李廷龟跋,共分九卷:卷一为音调律吕诸图说,皆

  • 篇海类编

    二十卷。旧本题明宋濂(1310-1381)撰,屠隆(1542-1605)订正。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属浙江)人。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著述甚多,有《宋学士文集》。屠隆字长卿、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

  • 四书醒义

    不分卷。清孙诠撰。其子用桢补。孙诠字静子,号檐峰,河南辉县(今河南卫辉市)人。授内阁中书。是书为孙诠晚年所作,至《孟子》“宋小国章”而止。其子用桢补成完书,并质正于方苞、刘岩、戴名世诸人,始付之梓。诠

  • 石寿山房兰亭帖

    清汪蔚摹,翁覃溪临。汪蔚,字啸霞生平,里贯不详。翁覃溪,名翁方纲,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属北京市)人;乾隆十七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长于考证金石,富于藏书,为清代有名的金石

  • 韵学要指

    十一卷。清毛奇龄撰。此编卷首有李天馥序。奇龄既撰《古今通韵》,以卷帙繁重,乃概括其议论尤要者而成此书,大体删去各部所收之字,仅存其条例及考证耳。收入《西河合集》,有康熙本及乾隆修补本。此书另名《古今通

  • 天问略

    一卷。明阳玛诺(1574-1659)撰。阳玛诺系葡萄牙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万历间来中国,卒干顺治年间。著有《圣经直解》、《景教碑铨》、《天学举要》等。该书以问答方式介绍托勒密体系的十二重天说。讲析

  • 平定准噶尔方略

    一百七十一卷。清傅恒等撰。傅恒(?-1770),字春和,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高宗孝贤皇后弟。初为侍卫,后官至军机大臣,参与清廷机要政务二十余年,颇为高宗所倚任。他在平定准噶尔叛乱的后期,积极为清廷出

  • 陆氏要览

    一卷。晋陆机(261-303)撰。陆机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少时任吴牙门将,年二十吴亡入晋,曾任郎中令,相国参军、中书郎等职。机一生著述颇多,除《陆氏要览》外,还有文集四十七卷,后

  • 来复堂集

    二十五卷。明曾维纶(约1595年前后在世,)撰。曾维纶字惇吾,江西乐安人。生卒不详。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官至嘉兴府同知。著有《来复堂集》。此集二十五卷,前有万历十五年(1587年)黄洪宪序,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