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书凝道录

四书凝道录

十九卷。清刘绍攽撰。卷首有绍攽自序,略谓朱子四书集注,析理之粹,补备之精,释诂之确,考据之博,干圣心源,粲然复明,且不遗于方名度数之细。其书就朱子集注,节解支分,其义有未显者,为之证明,解有未备者,为之补充,所援引除《朱子或问》外,遍及宋元明诸儒。而于清儒李厚庵、陆稼书及其本师王信芳之说,尤所取资。其自为说,也多体会有得,又取集注诸刊本,较字句之异同,而求其一是。绍攽自序作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书成未刊。及光绪二十年(1894),泾阳刘秉仁始为授梓,有白遇序。

猜你喜欢

  • 朱长文易经解

    无卷数。宋朱长文撰,朱长文字伯原,苏州(今江苏苏州)人,《宋史》有传。其为文凡三百卷,著有《春秋通志》。其从子诜不闻有《易经解》,诸家书目亦不载此书。巴陵人方功惠据明王文禄校本刊入《碧琅馆丛书》中。此

  • 杨文敏集

    二十五卷。明杨荣(1371-1440)撰。杨荣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县)人。建文进士,初任编修,永乐时,明成祖朱棣召入文渊阁,以多谋能断,为成祖所重,并为之更名杨荣,多次随行北巡,升至文

  • 七经精义

    三十卷。清黄淦(生卒年不详)撰。黄淦字纬文,又字绮霞,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乾隆四十五年举人,生平不详。本书是黄淦为科举文字而作。初刻只有《易》、《书》、《诗》、《礼记》、《春秋》,以后增入《周礼》

  • 郁氏书画题跋记

    十二卷。续题跋记十二卷。明郁逢庆撰。郁逢庆生卒年不详,字叔遇,别号水西道人。嘉兴(今浙江嘉兴)人。此书共有前后两集,前集末有自识说:所见法书名画,积成卷帙,时崇祯七年冬。按崇祯七年是公元1634年,这

  • 蓬莱轩舆地丛书

    见《浙江图书馆丛书》。《中国丛书综录》记为《蓬莱轩地理学丛书》。

  • 小学说

    一卷。清吴凌云(生卒年不详)撰。凌云字得青,号客槎,嘉定(今属江苏)人。岁贡生。曾寄居于钱大昕之孱守斋,得读钱氏藏书,闻见益廓。于许氏《说文》探索义类,时能发前人所未发,钱大昕尝采其说入《养新录》。是

  • 行远集

    《行远外集》均不分卷。明陆深(1477-1544)撰。陆深,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上海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四川左布政使,嘉靖十六年(1537)为太常卿兼侍读学士。

  • 十四经通考

    不分卷。未标明撰写者,只署“式楹”,根据卷首序言,“式楹”当是其字,序末有“白下星符氏记”,也不知姓名。本书虽然题名为《十四经通考》,实际上只有《礼记》类、《尚书》类、《四书》类、《春秋》类四类。《礼

  • 江苏第一图书馆覆校善本书目

    四卷。齐耀琳等编。齐耀琳,生平不详。目中除著录书名、卷数、撰者、刊写、册数外,也附记旧藏者所作印记。错讹甚多。有民国八年(1919)江苏第一图书馆铅印本。

  • 四声通解

    二卷。朝鲜崔世珍撰。世珍(约1473-1542)字公瑞,朝鲜忠清北道槐山人。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进士,官同知中枢事。尚著《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训蒙字会》等。崔氏著述对朝鲜文的普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