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

一卷。迦叶摩腾、竺法兰译。《四十二章经》是汉地最早译出的一部汉译佛经。因全经共有四十二篇短小经文,故题名为《四十二章经》。其各章内容大体如下:一、说出家沙门行道得果和四果的意义;二、说沙门道法应少欲知足;三、说十善恶业和在家修五戒十善亦能得道;四、说有过应悔,改过灭罪后会得道;五、说以慈心对恶人;六、说人以恶来反祸自身,如送礼不纳还自持归;七、说恶人害贤者,如仰天而睡,又如逆风以土坌人还污己身;八、说博施福大;九、说随喜人施亦得福报;十、较量施福何者最大;十一、说天下有五难;十二、说垢去明存,犹如磨镜;十三、说行道者善,志与道合者大,忍辱者多力,除心垢者最明;十四、说心垢(三毒五盖)尽,乃知生死所趣,诸佛国土道德所在;十五、说学道见谛,如持炬火入于暗室,其冥即灭;十六、说应念道不应稍忽;十七、说恒念无常则得道疾速;十八、念道得信根其福无量;十九、念四大无我;二十、华名危身,如香自烧;二十一,财色如刀上蜜,贪之截舌;二十二、妻子情欲,患甚于宰狱;二十三、爱欲莫甚于色;二十四、爱欲之于人,如逆风执炬有烧手患;二十五、佛诃玉女如革囊众秽;二十六、为道不为情欲所惑,保其得道,如水中木顺流入海;二十七、意不可与色会合;二十八、无视女人,见之当如莲花不为泥污;二十九、人为道去情欲,当如草避火;三十、说止息淫欲当先断心;三十一、说无爱即无忧,无忧即无畏;三十二、坚持精进,欲灭得道;三十三、说学道调心,应如调琴弦缓急得中;三十四、说学道应渐渐去垢,如锻铁;三十五、说人不为道,生老病死其苦无量;三十六、说人离三恶道乃至信三宝值佛世等八种难得;三十七、说为道须念人命在呼吸间;三十八、说离佛虽远,念戎心必得;三十九、说佛经如蜜,中边皆甜,行者得道;四十、说为道须拔爱欲根,如摘悬珠,终有尽时;四十一、说沙门行道,当如牛负重行于泥中,急求出离;四十二、轻富贵如过客,视金玉如砾石。全经大意说出家、在家应精进离欲,由修布施、持戒、禅定而生智慧,即得证四沙门果。因此经为第一部汉译佛经,加之该经中包含了佛教基本修道的纲领,故在中国佛教界的影响既深且远。版本多出,又兼有说法不同。现见收载版本有《丽藏》本,坊间影印唐怀素草书《四十二章经》本,房山石刻,明代刻本以及清乾隆印四体合璧本。《明藏》亦收有此经。日本译本有山上曹源译《四十二章经》(收于日本《现代意译佛教圣典丛书》第六),1871年有英国人的译本,1878年法国人又校印了汉、藏、蒙文《四十二章经》。1906年日本铃木大拙又出版英译本,还有1947年伦敦出版的《四十二章经》及其他两经的合本。注经本也很多,已佚的有宋智圆《注》一卷,《正义》一卷;仁岳《通源记》二卷,科一卷。现存的有《宋真宗注》一卷,宋守遂《注》一卷,明了童《补注》一卷,明智旭《解》一卷,清道霈《指南》一卷,续法《疏抄》五卷。

猜你喜欢

  • 情中幻

    一卷。清崔应阶(详见《烟花债》)撰。杂剧《情中幻》共四折,取材于唐人沈既济的传奇小说《任氏传》。写任氏本是狐妖,郑六知其身份,却毫不介意。两人彼此爱恋,情深义重。韦崟贪恋任氏美色,以郑六有求于己相要挟

  • 萧方等三十国春秋

    一卷。清汤球辑。《隋书·经籍志》载:“《三十国春秋》三十一卷,梁湘东世子萧方等撰。”萧方等(528-549),字实相,湘东萧绎(元帝)长子。因母徐妃失宠,为父所恶,曾参予讨伐侯景叛军,后率军南讨河东王

  • 中国政俗考略

    一卷。美国佑尼干(1857——1920)撰,美国林乐知(详见《中国关系论》)、吴江任保罗(廷旭)同译。佑尼干,美国领事官,律师。1885年任驻日本神户总领事;1893年被派为驻上海总领事,直到1897

  • 化学指南

    十卷。法国毕利干(1887-1894)撰。毕利干,1866年来华,任北京同文馆化学兼天文教习。编出第一本中文化学教科书即《化学指南》,译有《化学阐原》,《法国律例》等书,此外还编有一部《法汉字汇》。死

  • 含少论略

    一卷。明葛中选(生平事迹见《泰律篇》条)撰。葛氏善于乐律,尝有《泰律篇》行世。自称其童年即受声学,冥思苦想,终于得悟。此书系审声之作,书中谓声音有体、有要、有机、有用。声者,气所为也;形者,气所结也。

  • 尚书考灵曜

    一卷。本书原题阙名。所辑共十一条,其“地有四游”条、“五百载圣纪符”条、“日旁气白者为虹”条,都见《太平御览》所引;而“星为夏期”与“虚星秋候”两条,在《太平御览》中连而为一,此处分为两条;“五星若编

  • 九家集注杜诗

    三十六卷。宋郭知达编。郭知达字子肃,一字噩南。四川人,一说闽清(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是书凡三十六卷。集王洙、宋祁、王安石、黄庭坚、薛梦符、杜田、鲍彪、师尹、赵彦材之注。颇为简要。据郭知达序称,“

  • 儿易内仪以

    六卷。《儿易外仪》十五卷。明倪元璐(1593-1644)撰。元璐字玉汝,号鸿宝,上虞(今浙江绍兴)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官户部尚书兼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明亡后殉难。后来,清顺治帝赐谥为“文贞

  • 周易洗心

    十卷。清任启运(1670-1744)撰。任启运字翼圣,江苏宜兴人。雍正癸丑进士。授翰林院检讨。乾隆时曾任日讲起居注官、侍讲学士、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三礼馆副总裁。其学宗朱熹而所著以礼学为多。此书系其六十

  • 尚书详解

    ①二十六卷。南宋夏僎(生卒年不详)撰。僎字元肃,号柯山,两浙路龙游(今属浙江省)人。南宋著名经学家。据时澜此书序文,僎曾中进士,其他事迹不详。该书博采前人旧说,于林之奇《尚书全解》所取尤多,夏氏为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