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声通解

四声通解

二卷。朝鲜崔世珍撰。世珍(约1473-1542)字公瑞,朝鲜忠清北道槐山人。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进士,官同知中枢事。尚著《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训蒙字会》等。崔氏著述对朝鲜文的普及发展,对朝鲜族人学习汉语文起过重要作用,也为研究朝鲜语史和汉语史提供了宝贵资料。是书自序云:皇明太祖高皇帝,见古韵书,愍其乖杂。当天下混一之初,首诏词臣一以中原雅音并同析异,刊定《洪武正韵》,然后千古路驳,始归于一。惟我东国世事中华,语言不通必赖传译,故设官委任,俾专其业。惟世宗庄宪大王,至诚事大,恪谨侯度,凡于咨奏必经睿览,始究学译当先音韵,创制“训民正音”,命译《洪武正韵》。又虑其浩穰难阅,而览者病焉,乃命高灵院君申叔舟,类萃诸字会为一书,冠以谚音,序以四声,谐之以清浊,系之以字母,赐名曰《四声通考》。今将《通考》一书,证据古韵,抄著音解,厘之为上下二卷。据此知是编乃订正《通考》者也。其目次曰韵母定局、《广韵》三十六字母之图、《韵会》三十五字母之图、《洪武》三十一字母之图。以《洪武正韵》为主,以平声韵统上去入声韵,声母采用三十六字母,每字之下皆注以谚文(朝鲜的拼音文字)。是书著作之旨,重在便于翻译,非专为研究音韵者也。后附《通考·凡例》一卷、《翻译老乞大朴通事·凡例》一卷、《动静字音》一卷,旨在辨析汉音、谚音之分。论者谓是编较《四声通考》、《老乞大朴通事》二书精密。是书有奎章阁藏刊本。

猜你喜欢

  • 谐声部分篇

    一册。不著撰人名氏。其中有王念孙、许瀚校语多处。详核是书,乃是丁履恒《形声类篇》的稿本。与大亭山馆刊本《形声类篇》相较,是书仅有前四卷:卷一形声部分篇,卷二形声通合篇,卷三论入声分部,卷四形声余论;没

  • 映秋轩诗钞

    一卷。清丁幼娴(生卒年不详)撰。丁幼娴,字静芬,江西德化人,文安知县丁符九之女,湖北巡检汪东源之妻。清代诗人。此书同治十三年(1874)刊入嫏嬛别馆《国朝闺阁诗钞续编》之中。共收诗三十首。

  • 江道编

    一卷。齐召南撰。齐召南,天台人。《江道编》小方壶斋本,共一卷。首列金沙、雅砻二源。以下依次叙述所会之沱、涪、黔诸江以及洞庭湖与汉水。谓经东流望江,至江南界。循江阴,抵昭文白茅镇,至崇明西明北是为入海之

  • 订正史记真本凡例

    一卷。宋洪遵撰。洪遵字景平,鄱阳(今属江西)人。官至南知枢密院事。《宋史》有传。《订正史记真本凡例》一书编载曹溶《学海类编》中。书前有自序,称“手录司马迁《史记》一帙,”但对杨恽、褚少孙等人所补的十篇

  • 郑大司农蔡中郎年谱合表

    一卷。清林春溥(详见《春秋经传比事》)编。此书为东汉郑玄及蔡邕年谱合表。郑表据沈可培所撰《郑康成年谱》,蔡表据王昶所撰《蔡中郎年表》。书横分三格,上格纪时事,中格纪郑,下格纪蔡。二人行事撰述,与时事有

  • 周易郑注

    十二卷。汉郑玄撰,宋王应麟撰集,清丁杰后定,张惠言订正。此为湖海本。丁杰字小疋,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人,乾隆时进士,官教授。王应麟所辑《周易郑康成注》一卷,明胡震亨附刊于李鼎祚《周易集解》后,姚士粦

  • 葛氏丧服变除

    一卷。晋葛洪(284-364)撰,清马国翰辑。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省西南部)人。父祖均仕东吴。少以儒学知名,历丞相府及司徒掾,后因求丹出为句漏令。世奉天师道,好神仙导养之法,先后师事

  • 续艳异编

    十九卷。明王世贞(详见《弇山堂别集》)编。短篇文言小说、故事集。与《艳异编》同时刊行,也有汤显祖评,取材范围、故事内容、编排体例与《艳异编》概同,分部略有差异,为二十三部:神部、龙神部、仙部、鸿象部、

  • 从龙谱

    无卷数。原本题为锡山华公李泽长编集,估计为明代人所作,书中多引用丘浚之语。此书在各家书目中皆不著录,前无序例,大概是钞撮宋元通鉴纲目,续编而成。该书首载谱系图,称南北宋赵氏谱系,并将西夏元昊的谱系与宋

  • 吴继疏集

    十二卷。明吴仁度(?-1625?)撰。吴仁度,字君重,江西金溪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官至工部侍郎。著有《吴继疏集》。其集初刻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该本为其六世从孙吴廷相所重编。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