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困学纪闻

困学纪闻

二十卷。南宋王应麟(1223-1296)撰。王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一号厚斋,庆元鄞县(今属浙江)人。淳祐进士。历任秘书郎、著作郎、国史院编修、实录检讨、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后辞官回乡,专事著述二十年,宋亡不出。王应麟“博洽多闻,在宋代罕其伦比”(《四库全书总目》),著作二十余种,六百多卷。治史研经,多所发明。治学之时,综罗文献,贯串古今,详加考证,随笔札记,以成巨篇。自谓“幼承义方,晚遇艰屯,炳烛之明,用志不分,困而学之,庶自别于下民,开卷有得,述为纪闻”(《困学纪闻》序),因取书名为《困学纪闻》。此书当成于入元之后。内容有说经八卷,包括《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大戴礼记》、《乐》、《春秋》、《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论语》、《孝经》、《孟子》等;《天道》、《历数》、《地理》、《诸子》二卷;《考史》六卷,涉猎历代史书,包括史记正误等;《评文》、《评诗》三卷;《杂识》一卷。考证事非,不相阿附,发前人所未发,证前人之所误。虽学术渊源出于朱子,但对朱子语误多有纠正,如《论语注》不舍昼夜“舍”字之音,《孟子注》曹交曹君之弟及谓《大戴礼》为郑康成注等,皆有辩证。治学公允,不搞门户之见。《四库全书总目》说他“学问既深,意气自平。能知汉唐诸儒本本原原,具有根底,未可妄诋以空言。又能知洛闽诸儒亦非全无心得,未可概视为弇陋。故能兼收并取,绝无党同伐异之私”。当为确切评价。全书考证精详,切实可据。对于研究古代经史文化及政治、经济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元时刻本,有牟应龙、袁桷序。清阎若璩、全祖望、何焯、程瑶田、钱大昕、屠继绪、万希槐等七人为之作笺注,又有翁元圻更详之注释及赵敬襄、张嘉禄参注、补注等,足资参阅。今传本不一,有《四部丛刊三编》、《四部备要》、《四明丛刊三编》、《四库全书》等版本。清阎若璩、何焯、全祖望《校订困学纪闻三笺》,收入《赵氏藏书》。1959年商务印书馆重新铅印出版,为目前最好最为通行版本。

猜你喜欢

  • 注解伤寒论

    十卷。金成无己(1063——1156)注。成无己,本为宋代山东聊摄(今山东省阳谷县)人,靖康(1126)后其地入金,遂为金人。他出生于医业世家,聪敏好学,博闻强记,对医理研究精深,于临床亦颇有经验。成

  • 单县志

    ①十二卷,首一卷。清王镛修,秦寅纂。王镛字闻达,河北房山(今北京市房山县)人。贡生出身,康熙四十六年(1707)任单县知县。秦寅字东旭,济宁人,举人出身,名孝廉。单县志创修于明隆庆三年知县夏维藩,再修

  • 李文贞公全集

    三十九种,一百五十八卷。清李光地(详见《周易通论》)撰。所收书大部分为李光地著作,有的且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余著作一类为李光地辑注书,如《握奇经订本》一卷为李光地注,《二程子遗书纂》二卷、《外书纂》

  • 古乐府

    十卷。元左克明编。克明自称豫章(今江西南昌)人,生平不详,约元顺帝时人。是书录古乐府词,分八类,依次为古歌谣、鼓吹曲、横吹曲、相和曲、清商曲、舞曲、琴曲、杂曲。是书较郭茂倩之《乐府诗集》迟编六年,取舍

  • 小雅

    见“小尔雅”。

  • 圆容较义

    一卷。明李之藻撰。该书介绍了比较图形关系几何学。其自序称“借平面以推立圆,设角形以徵浑体。”因形有全体,视其一面,从其一面,可测其全体,故“借平面以推立圆”。又面必有界,界以线为边,两线相交必有角,析

  • 四书述要

    十卷。清杨玉绪撰。玉绪字诞斯,安徽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是书首有玉绪自序,略谓“于当代诸贤著说,随见随录,散者聚,迂者切,晦者显,疑者决,约而能该,脉络接续,故曰述要。”是书分上下截,下截全列经注,上

  • 论孟书法

    二卷。附读四书 一卷。清张瑛撰。瑛字退斋,江苏常熟(今同)人。是书系以书法解《论语》、《孟子》第一篇。首有张瑛自序及凡例,最关要旨者,如《论语》开篇,“孟懿了问孝”,“公山弗扰以费畔”,至《孟子》一书

  • 积承录

    一卷。明唐枢(生平事迹请参考《宋学商求》条)撰,其门人吴思诚编。以其承受于师门者积为一书,故名之曰《积承录》。卷首即以“真心”二字立义,全书宗旨立于此。书中阐发,较《因领录》尚稍纯正。但录中引《圆觉经

  • 一合相

    莱泾居士填词。莱泾居士,生平不详。此剧本前题有“莱泾居士填词”“蒋山蕉者评点”字样。考王国维《曲录》载邱园作《一合相》本,明沈自晋《南词新谱》所录征引曲目《清笠阁渔翁评曲目》,都有沈君谟作《一合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