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天门县志

天门县志

①二十四卷,首一卷,清胡翼修,章镳纂。胡翼,字筠亭,安徽歙县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举人,官天门知县。章镳,字励堂,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进士,官应城知县。景陵县西有天门山,雍正四年(1726),改名为天门。康熙三十一年(1692),知县钱永复修县志后,迄七十余年,新事层见迭出,续修县志已刻不容缓。胡翼莅任,延章镳主纂事,续修县志,志成于乾隆三十年(1765)。章镳初以浙东名进士官应城知县,罢官后漫游湖广,胡翼聘其主馆续修县志。此志体例与前志完全不同,义例完备,较前志的颠倒杂乱,实不能同日而言。此志尚有民国十一年(1922)石印本。② 三十六卷,首一卷。清王希琮修,张锡谷、蒋祥墀纂。王希琮,字蔗茆,安徽南陵人,监生,官天门知县。张锡谷,字莲涛,湖北沔阳人,乾隆三十年(1765)进士,官贵州开远县知县。蒋祥墀,字丹林,天门县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官光禄寺卿。天门县志自乾隆三十年(1765)知县胡翼修后,至道光元年(1821),近六十年,县中人士久欲续修未果,直至王希琮任知县,遂开局纂修,延张锡谷、蒋祥墀主其事。《天门县志》道光元年(1821)刻本。王希琮修志时,明代旧乘早已散佚,仅存清初诸志。此志以胡翼《天门县志》为依据,兼采康熙李馨、钱永二志,博采旁搜,灿然大备,引古而不泥,证今而不烦。此志虽承述胡翼志,但多删改,其体例间有创新,仅文辞尚多仍胡氏之旧,而人物列女二传,则详为采访,无遗误,并求县人指正。其公正坦白,实为罕见。

猜你喜欢

  • 古经算学三解

    十六卷。清王思绶(生卒年不详)撰辑。王思绶字印侯,通州(今北京通县)人。中国古代经书中记载天象甚多,如《周礼·月令记》中记述中星(即北斗星座)变化;《春秋》中有关于节气分界点的讨论。不过由于这些古经书

  • 群经宫室图

    二卷。清焦循(1763-1820)撰。焦循字理堂,一字里堂,晚号里堂老人,江苏甘泉(今扬州市)人,著名经学家、哲学家、数学家、戏曲理论家。少颖异,家寒微,勤苦于学。嘉庆六年中举,一应会试不中,即绝意仕

  • 癸巳存稿

    十五卷 清俞正燮(1775-1840)撰。俞正燮《癸巳类稿》与本书体例、内容性质大致相同,原共三十卷,为缮写方便,分《癸巳类稿》与《癸巳存稿》两次刊刻,卷数均为十五卷。此书也是考据学笔记。卷一、二为经

  • 群碎录

    一名《眉公群碎录》、一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条)撰。此书为其随笔记录,不暇考辨。陈继儒在书首自跋中说:“他石可以攻玉,众壤可以益岱。读书者,即一字一语,何忍弃之,故题曰‘群碎’。”群碎,王右

  • 开县志

    二十七卷首一卷,清朱肇奎修,陈昆纂。朱肇奎,曾任开县知县。陈昆,字友松,邑人,进士,曾任永清知县。《开县志》咸丰三年(1853)刻本,共二十七卷首一卷,卷首为凡例、纂修姓氏、图考。正文分为:卷一至卷十

  • 古今游记丛钞

    十六种,十七卷。原题莫釐涵青氏编辑。涵青氏姓名里居生平均不详。该书有王鼎序,称莫釐涵青主人搜罗古今名人纪行之作,辑成是编;凡南达交广,北逾蓟辽,东至沿海,西极滇蜀,西北抵蒙疆,凡山川形势、道里名胜,无

  • 春秋绎义

    十四卷。清王曜南撰。曜南字灿文,安徽婺源(今属江西省)人。贡生。敦行嗜学,殚心经义,综核汉唐以来注疏,及宋五子书,剖析异同,数十年不辍。著有《礼书条考》、《乐律条考》、《诗经集义》、《毛诗采要》、《禹

  • 陈侍郎奏议

    八卷。清陈士杰(1823~1892)撰。陈士杰,字隽丞,湖南桂阳人。早年求学于长沙岳麓书院。官至山东巡抚。是书为陈士杰任浙江、山东时奏摺,始于光绪七年十月二十一谢授浙江巡抚摺,终于十二年五月二十七报卸

  • 周易参同契解

    三卷。南宋陈显微(生卒年不详)撰。陈显微,字宗道,号抱一子。淮阳(今河南省)人,临安佑圣观道士。撰有《周易参同契解》、《玄圣篇》、《显微卮言》、《神仙养生秘术》、《文始真经言外旨》等。前人研究《周易参

  • 读诗录

    不分卷。明薛瑄(生卒年及生平不详)撰。薛瑄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属山西)人。永乐进士,宣德中任御史,因得罪宦官王振,下狱论死,不久得释。景帝嗣位,召任大理寺丞。英宗时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