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婆数槃豆法师传

婆数槃豆法师传

一卷。陈代三藏法师真谛(499-569)译。真谛,梵文音译为“波罗末陀”,亦名“拘罗那陀”,又译为“拘那罗陀”,意译为“亲依”。为南朝梁、陈时代僧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印度优禅尼国人,后到扶南(今柬埔寨)传法。应梁武帝之请,于中大同元年(546)到达南海(广州),两年后来到建康(今南京)后游历各地,转而专心译经。他奉梁武帝之命,从清泰二年至承圣三年于正钦寺译出经论十部,二十卷。侯景之乱后,他避乱至广州,刺史欧阳请他住制旨寺译经,自陈永定元年至泰建元年,又译经四十部,共一百二十九卷。前后所译大都是有关无著、世亲所创的法相宗经籍。其译婆数槃豆法师传,即是宣扬此宗之作。《婆数槃豆法师传》大致记述世亲,无著事迹也见载其中。无著与世亲原是昆弟,世亲同名婆数槃豆沙,后人以婆数槃豆沙专指世亲。因此,此传就是世亲的传记。世亲,约四五世纪北印度富娄沙富罗国人,为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他博学多闻,遍通典籍,后从师佛陀蜜多罗法师。有称他遍通小乘十八部教义。不信大乘,认为大乘是“非佛所说”。因无著苦劝,转从兄遍学大乘教义,并广著大乘论书,解释《华严经》、《大涅槃经》、《法华经》、《般若经》、《维摩经》、《胜鬘经》等。并著书详论瑜伽行派理论。著述很多,主要有《大乘庄严经论释》、《辩史边论》、《金刚经论释》、《十地经论》、《净土论》、《二十唯识论》、《唯识三十论颂》、《摄大乘论释》、《大乘成业论》、《大乘百法明门论》、《大乘五蕴论》、《佛性论》等书。《婆数槃豆法师传》对了解世亲生平及其佛教信仰等有一定参考价值。现见版本有大正藏本。

猜你喜欢

  • 仪礼礼服通释

    六卷。清凌曙(1775-1829)撰。凌曙字晓楼,一字子升,江苏江都(今江苏省中部)人。监生,博览载籍,兼工文词,治经传不为俗学。初为香作佣役,后师事沈钦韩、刘逢禄等,旋充塾师,后入京为阮元校辑《经郛

  • 盼云轩鉴定真迹

    六卷。清李若昌辑。李若昌字小泉。此石刻于同治、光绪间。第一卷收陆机《平复帖》、怀素《苦笋帖》、唐僧《法藏》、赵孟頫《师说》。第二卷收吴仲圭、董其昌、祝枝山、吴应卯、沈周、张瑞图、傅山、黄道周、唐伯虎。

  • 蒙鞑备录

    一卷。原误传为孟珙撰,王国维考订实为赵珙之作。据《齐东野语》嘉定宝玺条记载,赵珙在嘉定十四年(1221)使燕京,与此书所载时间相同。是年赵珙随使赴蒙古国,在燕京见到蒙军统帅木华黎。他记下自己的见闻,著

  • 史学提要

    一卷。宋黄继善撰。黄继善,字成性。宋盱江(今江西境)人。其书以四言韵语,编贯诸史。以便初学记诵。此书始于上古,迄于宋末。清魏禧为此书作序,并且将书中之缺失加以重订。盱江涂允恒为其补撰二篇,后来又为其书

  • 周易何氏解

    一卷。辑佚书,魏何晏撰,清马国翰辑。何晏崇虚无,尚清谈,官至尚书。其《易》注多不足取,管辂称何晏《易》注美而多伪,甚是。今存玉函山房本。

  • 王著作集

    八卷。宋王苹(1082-1153)撰。王苹,字信伯,福清(今福建福清县)人。绍兴初,平江守孙佑以德行荐于朝,召对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累官左朝奉郎,著作佐郎。王苹学出程门,资禀清粹,不附秦桧,立身

  • 催官篇

    二卷。宋赖文俊(生卒年不详)撰。赖文俊,字太素,处州(今属浙江省)人,曾官于建阳,好相地之术,后弃职浪游,号布衣子,世称赖布衣,撰有《绍兴大地八钤》、《三十六钤》、《催官篇》等。《催官篇》一书,分《评

  • 漳州府志

    三十四卷首,一卷,清魏荔彤修,蔡世远等纂。魏荔彤,字念庭,柏乡人,康熙四十九年(1710)任漳州府知府。蔡世远,漳浦人,翰林院庶吉士。按漳州有志,始于宋淳熙五年。宋嘉定六年、淳祐三年、明正德七年、嘉靖

  • 志远斋史话

    六卷,清杨以贞撰。杨以贞,字铁山,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据考,《志远斋史话》为光绪初所作。此书于古来是非成败;识断明通,尤其对明末的历史,论断更为精深、详明,如对明末之饷加派、辽东用兵、阉党与东林党

  • 巧团圆

    清李渔撰。其生平见《闲情偶记》条。此剧写尹小楼之子,幼时游前山未归,父母以为已死,然其子未死,为人收养长成,改名为姚克承,独居汉阳。邻家曹玉宇有一女儿,与克承相恋,曹女常写《诗经》四句于绫帕上,私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