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字诂义府合按

字诂义府合按

清黄承吉合黄生所著《字诂》、《义府》为一书,各条卞间附按语,故名。黄承吉(1771-1842)字谦牧,号春谷,江苏江都县人。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补广西兴安知县,调知岑溪。与同县江藩、焦循、李钟泗友善,以经义相切磋,时人并称“江焦黄李”。尚著《周官析义》二十卷。黄生所撰《字诂》、《义府》,原来只有钞本流传,乾隆时采入《四库全书》。道光时,黄生族孙黄承吉由文宗阁过录了四库本,加以按语,于壬寅年(1842年)刊为《字诂义府合按》。黄承吉按语识解精微,大凡在于补充,引申黄生之说;或以黄承吉《经说》、《文说》与黄生说互证,阐明声义相通理论;间亦有委婉驳正黄生之误者。其例如《字诂》“侠”字条,黄生曰:“‘女慕贞絜’、‘纨扇圆潔’,二字字异而义同,盖古无潔字,只作絜,李斯《会稽颂》‘男女絜诚’是也。俗本‘女慕贞絜’或亦作潔,好事者疑《千文》不当有重出,因改为烈。此皆不知字义者也。”黄承吉按语曰:“古非无潔字,《管子》‘鲜而不垢,潔也’,《论语》‘欲潔其身’皆是。古者,凡谐声字多可去偏旁而用其纲。诸书通用纲絜者多,而不甚见潔字,遂以为古无其字矣。凡字如此者甚多,非独潔字,若见《说文》无其字,则更信之。然即如潔字,《管子》、《论语》实有之。此二文用水旁较明,故又不徒用纲之絜,而水旁之目出矣。要之,明乎字之即声是义,又能知纲目虚实,则字无不明。此条公虽云古无潔字,然以《千文》为非重字,则是仍谓古有潔字也。”黄承吉刊本后附承吉所撰《兄弟说》一卷。1984年,中华书局点校本《字诂义府合按》,删去《兄弟说》,而从《梦陔堂文集》卷二录出黄承吉《字义起于右旁之声说》,附于《字诂》之后。全书后有黄承吉《字诂义府合按后序》,此后序颇长,大要在于阐发就古音以求古义之道,读者可与黄氏著名论文《字义起于右旁之声说》比照读之,对“右文说”可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书后附录《四库全书〈字诂〉提要》、《四库全书〈义府〉提要》、清钱熙祚《义府跋》、清刘文淇《字诂、义府跋》,并附以四角号码索引。《字诂义府合按》除道光壬寅(1842年)黄承吉刊本及1984年中华书局刊本外,尚有他种刊本,如据黄本影印之《安徽丛书》本、清末江州黎氏重修本、光绪三年(1877年)歙西黄氏《增注字诂义府合按》本等。《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谓近代谭献曾手校《字诂》、《义府》,该校本未见。

猜你喜欢

  • 玄学正宗

    二卷。宋俞琰(详见《周易集说》)撰。清人避玄字讳,故《玄学正宗》又作《元学正宗》。据《道藏》本《易外别传》一书后俞琰之子仲温跋文所述,《易外别传》原附《周易集说》之后,因刊《阴符经解》,将《周易集说》

  • 黔阳县志

    六十卷。首一卷,清陈鸿作纂修,杨大诵纂。陈鸿作,贵筑人,曾任黔阳县知县。黔阳置县自汉始,县志创自南宋县令饶敏学。元、明两代亦有续修,然皆佚而无传。迄清首修于康熙知县张扶翼,再修于雍正知县王光电,三修于

  • 理解体要

    二卷。清代黄为鹗撰。全书采用宋代儒家讲学的言论,用绘画方式来说明理学之“理”,共计一百三十八条,较为形象。

  • 然脂集例

    一卷。清王士禄(1626-1673)辑。王士禄字子底,号西樵。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清初诗人。顺治进士,官吏部考功员外郎。工诗,学孟浩然。与弟士祐、士祯均以文名,时号“三王”。著有《司勋五种集》、

  • 何博士备论

    二卷。宋何去非撰。何去非字正通,福建浦城人,生卒年不详。据《宋史翼·文苑传》载,累举进士不第,元丰五年以特奏名廷试。考官曾巩称其所论用兵之要,非通儒硕学不能及。神宗览而异之,后数日神宗御集英殿赐第。除

  • 原始上真众仙记

    见《枕中书》。

  • 尚书读记

    一卷。清阎循观(1724-1768)撰。循观字怀庭,号伊蒿。昌乐(今属山东省)人。清代学者。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授吏部考功司额外主事。初好佛,后读宋儒之书,乃一尊程朱之学。曾与潍县韩梦周讲学

  • 杜韩集韵

    三卷。清汪文柏(生卒年不详)撰。汪文柏字季青,号柯庭,浙江嘉兴人。官兵马司指挥。本书取杜甫、韩愈二家之诗句,按今韵摘出,编在每一个字下,以供吟咏学习之用。共三卷,每卷又分上中下。所摘之句,不著原诗题。

  • 孔氏谈苑

    四卷。旧本题宋孔平仲(见《珩璜新论》)撰。此书所录多为当时琐事,但所载的人或事,多于史实不符之处,漏洞百出。所以关于此书的真伪颇有疑问。《宋史·艺文志》有孔平仲《稗说》一卷,《杂说一卷》,而无此书。赵

  • 笺经室丛书

    三种,八卷。清末民国初曹元忠撰辑。曹元忠字君直,吴县(今属江苏省)人。光绪年间举人,精于经史考证之学。三种有《司马法古注》三卷附《音义》一卷,用孙星衍刻本,校订异文,并录旧注,复为《音义》附于卷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