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卷。明邵储撰。邵储身世不详。本书在《明史·艺文志》中没有著录。是书考辨韶乐最详,但邵储不知经传中所讲的韶乐,都是廖廖数语,毫无声律器数可以推究,他以为当时的韶乐就是如此,所以是书牵强附会之处随处可
三卷。清胡兆鸾撰。胡兆鸾字律孙,湖南长沙人,生卒年不详。胡兆鸾认为,欲识孔传本《尚书》之伪,就应当知道古谊之可贵;欲知古谊之可贵,则当求是古书,以相证明。墨子生于孔子之后,孟子之前,当时的《尚书》真本
五卷。明王九思(1468-1551)撰。九思字敬夫,号渼陂,陕西鄠县(今户县)人。弘治九年(1497)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九思酷好音律,曾倾资购乐工,学琵琶,得其神解。与李梦阳、何景明等齐名,后人
三卷。明宋应星(1587-?)撰。宋应星,字长庚,奉新(今江西南昌)人。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人。曾任江西分宜教谕,福建长汀府推官、安徽亳州知州等官,崇祯十七年(1644)辞官回乡。约于清
十四卷。清代释明鼎(生卒年不详)述,释宝宣等编。明鼎,俗姓冯,号粟庵,字调梅,晚年自称恬退翁。其生平事迹详见《恬退翁后录》辞条。明鼎所说,由门人宝宣所编成的《调梅鼎禅师语录》一书,为语录体佛书。该语录
三卷。清郭阶撰。郭阶字子贞,水人。作者年轻时受业于刘毓崧门下,校阅易经异同,依据其师《通义堂文集》、《笔记》等书,仿照段玉裁《周礼汉读考》的体例,对陆德明《经典释文》、李鼎祚《周易集解》中所引马融、郑
一卷。宋欧阳修(详见《诗本义》)撰。《洛阳牡丹记》分为三篇。花品叙第一,主要记叙牡丹花之产地多处,但以洛阳牡丹为天下第一;次论洛阳牡丹第一的原因,一反俗论;后列牡丹名品姚黄以下二十四种。花释名第二,先
一卷。东汉刘表(142-208)撰,清马国翰辑佚。刘表另有《周易章句》,已著录。《后汉书》刘表本传称:“遂起立学校,博求儒术、綦毋闿、宋忠等撰立五经章句,谓之《后定》,”《隋书·经籍志》有汉荆州刺史刘
五卷。《外集》一卷。明孙玺撰。孙玺字朝信,又廷信。平湖(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年间进士。官至山西按察司佥事。此集乃其子刑部尚书植所编,玺先世居松江之华亭,南有九峰,东有盛溪,自号为峰溪道人,并以名
一卷。英国艾约瑟(1823-1905)撰。英国传教士艾约瑟1848年来华,1863年到北京传教,1880年被中国海关总税务赫德聘为海关翻译,后到上海任职十五年。译有《西腊罗马史》,对中国知识界颇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