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孟子时事考征

孟子时事考征

四卷。清陈宝泉撰。宝泉字凤石,安徽泾县(今安徽泾县)人。嘉庆举人。是书以《通鉴纲目》为经,杂引《史记》、《战国策》、《竹书纪年》与诸家编次孟子事迹图谱,信而可证的,以之为证。是书成于周广业《孟子四考》之后,故其说较广业详细。卷一至卷三遍考时事,从“威烈王元年(前432)王命韩赵魏氏代齐”起,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11)灭齐”止,其事有在孟子前的,有在孟子后的,而与七国相终始。卷四附考七国形势,取宋代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中《七国形势考》三卷,删繁就简,释以今地,并绘地图于前书中。卷首有凌廷堪、赵良二序。该书有嘉庆八年(1803)刊本。

猜你喜欢

  • 刘文靖公遗事

    一卷。元苏天爵(详见《元朝名臣事略》)撰。记载元刘因遗事。刘因字梦吉,号静修,容城(今属河北)人。钻研程朱之学,官至右赞善大夫。《元朝名臣事略》收录。本书所记为前书遗漏事迹,故名《遗事》。所记之事多为

  • 影宋绍熙本穀梁传

    十二卷。晋范宁撰。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传至两宋之时,逐渐稀少,除注疏本外,单刻本不多见。此本原为宋绍熙年间(1190-1194)余仁仲万卷堂刻本,有很高的价值。其书共分十二卷,按春秋十二公,每公为一

  • 黄梨洲年谱

    三卷。清黄炳垕(1815-1893)撰。炳垕字蔚亭,浙江余姚人,系谱主七世孙。谱主黄宗羲(1610-1695),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曾领导复社

  • 虚籁集

    十四卷。明刘尧诲(约1568前后在世)撰。刘尧诲,字君纳,号凝斋,湖南临武人。生卒年不详。著有《甜雪斋集》。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历官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平巨寇,后进南京兵部尚书。是集为其六世

  • 蓬窗附录

    二卷。清代沈兆沄(生卒年不详)撰。沈兆沄字云巢,天津(今天津市)人。嘉庆进士,官至浙江布政使。著有《捕蝗备要》、《戒讼说》、《易义辑闻》、《义利法戒录》。作者先有《蓬窗随录》十四卷,此书与《蓬窗随录》

  • 炊闻词

    二卷。清王士禄(1626——1637)撰。士禄字子底,号西樵山人。新城(今山东桓台)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官至吏部员外郎,二起二落。著有《读史蒙拾》。《炊闻词》原名《炊闻危语》,前有士禄自序,

  • 周礼注疏

    四十二卷。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郑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郡高密(今山东高密)人。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勤学善思、知识渊博。师从马融三年归,马融道:郑生今去,吾道东矣。曾聚徒讲学,至数百千人

  • 春秋正传

    三十七卷。明湛若水(详见《二礼经传测》)撰。陆氏认为,《春秋》乃“鲁史之文而列国之报”,与晋之《乘》、楚之《梼杌》属同一性质。所以治《春秋》者,“不必泥之于经,而考之于事;不必凿之于文,而求之于心。大

  • 月令明义

    四卷。明黄道周(1585-1646)撰。道周字幼玄,螭若、细遵,号石斋,又螭,福建漳浦人。天启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即以终养归。崇祯初年官为右中台,因上疏救钱龙锡而降调。又上疏语刺大学士周延儒、温体仁

  • 正学隅见述

    一卷。清王宏撰(详见《周易筮述》)撰。宏撰认为,对于周敦颐无极之说,陆九渊等相与辩论于前;对于朱熹格物之说,王守仁等相与究诘于后,诸儒聚讼,数百年未休,大抵尊朱者全斥陆、王为非,尊陆、王者则全斥朱子为